校庆也是反思日

2012年05月30日 10:24   来源:东方网   汪长纬

  校庆年年有,惟今新风多。

  5月16日—20日,是素以建筑工程闻名遐迩的同济大学庆祝建校105周年暨工程教育100周年的“校庆活动周”。这个“活动周”热烈而简朴,没有铺张浪费的迎宾排场,没有庆典大会的喧嚣造势,没有明星大腕的推波助澜,就连素以校领导为主角的包括讲话这样的活动都取消了,取而代之的主角是全体普通校友,即使校庆晚会也全是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5月20日如期举行的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忠实践行了早已万众瞩目的对校友接待“序长不序爵”的新规,对70岁以上的校友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庆典上司仪最先介绍的不是高官显贵,而是分别为民国时期入学、如今已95岁和93岁龄高龄的两位最年长的校友。联想到去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不设主席台,一时间真可谓校庆新风扑面来。

  扑面而来的新风是什么?当然是是尊师重道、尊崇学术之风;是求真务实、倡导科学之风;是节俭质朴,摒弃奢靡之风,总之,是张扬大学精神之风。其实,这些新风在一定意义上表明,校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庆典日,也是一个反思日。南京大学接待校友“序长不序爵”,何尝不是对以往校庆中习以为常的“序爵不序长”的反思呢?同济大学不办庆典大会,不请明星大腕,何尝不是对一些校庆奢靡铺张,动辄开支数百万、上千万的反思呢?取消了以校领导为主角的讲话等一系列活动,连校庆晚会也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又何尝不是对到底谁是学校主体的反思呢?至于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庆连司空见惯的主席台都取消了,更可以看着是对校园官场化的疏离与反思。

  其实,对于我们的高校而言,值得反思的事情远不止这些。经历过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院系调整和红专大辩论,经历过“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两个面向”不同方针的贯彻,经历过“知识越多越反动”、把著名教授打成反动权威关过牛棚、白卷英雄上大学、工农兵管大学的荒诞岁月,经历过教育产业化的实践,经历过钱学森振聋发聩的“我们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六问,我们的高校已经为探索研究与反思准备了异常丰富的素材与资源。

  其实,校庆如同一个人过生日,不过是一个时间节点而已,但又与人过生日不同。一个过90岁生日的人,尽管亲友们奉上“福如东海,长命百岁”的美言,但他自己却明明白白地知道离那个日子不远了。可学校不一样,是吃了长生不老药的,即使20年、50年、100年,也不过是万里长征迈出了一小步或几小步而已。所以,如果能借校庆之机盘点一下过去的得失,吸取一些教益,展望一下未来,以许能更好地扬帆出航,奔向更加光明的前程。实事求是地讲,任何一个学校几十年、上百年办下来,不可能尽是辉煌与荣光,也会有暗淡与苍白;不可能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也会有失街亭、走麦城。可惜就像极少有人趁过生日之机反省自己的过错一样,也鲜有高校借校庆的节骨眼反思失误。其实,如能借机总结一下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如能认真思索与并回答一下“钱学森之问”,这样的校庆恐怕比单纯地摆成就、讲荣光更有实质内容,也更有意义。须知,总结失败的教训,便踏上了成功的征程。无怪乎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在60年校庆讲话时强调:“大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缺少思考的精神和反思的勇气。”此话掷地有声啊!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