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以盐拌饭及封口令:教育的体面何在

2012年05月20日 07:19   来源:红网   肖建平

  5月19日,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2)》。报告显示,在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普遍“营养贫困”,近一半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上3顿饭,部分学生甚至以盐拌饭,农村学生营养状态令人担忧。5月17日,曝出山东临沂大学165名学生腹泻,而一张临沂大学团委短信通知的截图在微博上广为流传,通知要求对于校内众多学生上吐下泻的现象,不许在网上发表相关言论,“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虽然校方否认下达封口令,但也没有证据显示校方未曾下达封口令。一边是学生营养贫困,一边是即使有吃的也不一定安全,学生的基本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那教育的体面何在?

  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这早已是基本常识。关心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一个社会的尊严与体面,是一个社会的德性与良心。社会的体面不在于富足的物质生活,不在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于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民众情感。与其将大把的钞票投入到形象工程中,不如投入到看不见的、长远的基础建设中,投入到增进学生福利、改善学生生活的行动中;与其将大量的资金花费在“三公”消费上,不如扎扎实实地去扭转学生营养贫困的局面,不如兢兢业业地去推动学生食堂的安全与放心。让学生吃的放心,才能让社会放心;让学生吃得有营养,社会的发展才有营养。

  重视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才能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正确价值引导功能,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及对社会的正确情感。我们总是以一副教育者的姿态去向学生灌输各种知识,可却忽视了基本的常识,那就是基本的物质保障和以身作则的行动,才是学生安心学习的保障,才是学生最好的榜样。下达封口令,岂不是要误导学生弄虚作假?教育者如此做派,怎么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其下达封口令,不如坦诚面对现实,合理处理善后工作,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认同与谅解,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宽恕。学生在受教育阶段能得到基本的关心与关爱,受到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才能培养起对社会的温情与感恩。只有从基础做起,关心学生的学习,关爱学生的生活,才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大师的出现,不仅仅在于培养多少富豪和精英,更在于获得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因为,这是教育的体面,社会的良知。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