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教书育人不讲公平后患无穷

2012年05月17日 07:11   来源:新民晚报   秦丹
    据广州日报报道,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滨河中学,重点班的学生甚至可以一个教室孵四台空调;但在普通班,学生投票决议集资买空调学校都不给批。日前,滨河中学高一学生阿平发微博诉说此事,引发公众关注。

    同样闷热的天气,同样都是学子,为什么待遇如此不同?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首先感到的是歧视。重点班的空调是学校出钱买的,电费也是学校负担;普通班的同学自己组织民主投票,通过决议集体购买空调集体负担电费,还走正常程序向学校上交了申请,向校长写信恳求,都未能被允许。显然,他们的感情受到了伤害,认为“被歧视”了。

    学生这样认为,不是没有理由。但校方也有自己的解释:不存在歧视行为,学校资金有限,安装空调的计划也只能逐步推进;普通班用的南楼教学楼是学校1984年建的,建筑老旧,如需要安装空调,还需要改造。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看来成绩不同,待遇不同,这待遇还不仅仅是空调。

    作为教书育人者,分别心为何就这么重?而分别的依据,仅仅是分数?这是把教育的对象——人放到了何处?他们的个性、情感、思想、喜好和要求,都可以置之不顾?这种惟分数是瞻,不把人当人的教育,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这样的学校,怎么能在学生心目中当得起“母校”二字?

    当下,许多教育管理者为了政绩,对学校的诸多做法,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一些学校搞所谓的重点班,在师资力量上倾斜不说,甚至在教育条件上,也搞“三六九等”。这种行为对学生造成的不仅是感情伤害,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养成。养尊处优者,理所当然地坐享好条件,已然缺失了批判精神;被等而下之者,心里多了挣扎,又怎么能以平和心态面对以后的路?试想一下,用这种分别心教出的学生,他们将来在社会上共事,价值判断如何认同,又怎样能够和谐相处?

    丧失了人文精神的教育场所,和生产车间没什么两样。就普通班级教室不安空调一事,这所学校有一名教师居然说:“学生在惬意的环境下,拼搏精神会受到影响,要去尝试克服艰难的环境。”不知道这名教师的话,有没有被断章取义。如没有,那只能有一个判断,老师看待自己的学生,持两个标准。对成绩好的学生,认为环境好了有利于进步;对成绩一般的学生,认为环境好了拼搏精神会受影响。真是令人恐惧。假如这些学生也学会了老师的“两个标准”,将来在社会上有一官半职,那会不会薄养民生,肥养自己?

    教育思想中没有公平,伤害的不仅仅是学生群体,还可能是社会的未来。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