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为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面对这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金融改革,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发表微博评论说,“惨烈的‘跑’‘跳’终于撬开了改革试点的沉重大门。逼出来的改革!悲喜交加!”主动改革也好,“逼出来改革”也罢,此时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南方谈话20年后,中国再改革终于从“民资准入”破题。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最大亮点是,国务院首次确立了符合条件的小贷公司可改制或参股村镇银行;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民资获准进入金融领域,草根金融破土,为民营经济送来了春的消息。这意味着,民营企业终于能够堂堂正正地步入国家经济主体行业、垄断行业。尽管,利益让渡仍需艰难博弈,但它毕竟为民营企业打开了一扇门窗。
民资进入金融领域,这仅仅是放宽民资准入的第一步。今年全国两会,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
再改革选择从“民资准入”破题,无疑它将最大限度地激活民间资本和民间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地、稳定增长。
一位经济学家说过,“外国资本,本质上是为近期利润而投资;国有资本,本质上是为政府需要而投资;民营资本,本质上是为民生需要而投资”,这个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设计中常常被忽视的领域,恰是“一国经济的终端,是输送经济养分的‘毛细血管’”,一旦这些血管梗塞,一国经济也就因此僵化,失去蓬勃的生命力。
再改革选择从“民资准入”破题,还因为它将促进政府制度创新,为日后其他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推进,做好铺垫。
“民资准入”问题直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核心———公平与法治。市场的特性是平等、竞争、法治、开放,市场缺乏公平,难言法治;没有充分竞争,也就谈不上开放,其缺乏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也就在所难免。打破国有企业的“经济霸权”,给予民营企业以公平的市场待遇,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市场,而市场关于平等、竞争、民主、自由的法则,也终将随着民营企业市场公平、公正待遇的获得,而逐步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