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适时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本报今日A2版)。
尽管仍未给出具体的时间,但既然已被提为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内容,并将于“今年适时出台”,公车改革方案至少算是有了个时间表,而且这个时间表的确近在眼前,并不遥远。
应该说,历经三十年的改革已从岸边“摸石头”渐入“深水区”,其实已在国人之间达成了普遍共识。容易改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更是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不得不承认,既然是“深水区”,不能再小心翼翼的摸石头,改革的难度与风险必然因此而加大,至于“硬骨头”,由于不可避免将触及既得利益群体,遭遇反弹与阻力,也将在所难免。以公车制度改革为例,或许还算不上是最硬的骨头,但公车改革触及一些核心利益,位于改革的“深水区”却是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尽管并无全国公车数量的统计,但仅从北京官方公布的62026辆公车数据,公车数量之庞大,所涉部门之广,其实就可见一斑。如此庞大的体量,涉及如此众多的利益,公车改革究竟以怎样的路径,又从何处入手,这的确是对改革勇气与智慧的考验。尤其是当公车改革本身甚至涉及改革者自身的利益,本质上是对自己动刀,切割自身利益时,其中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够提出在今年之内适时出台公车改革方案,公车制度改革中的所有难度,必须打包在这样一个并不宽松的期限内全部克服并完成,其实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改革向“深水区”迈步的决心。
当然,决心固然不可或缺,但如何确保改革真正啃动“硬骨头”,真正触及改革的核心,而不只是在外围兜圈子,甚至最终的改革方案完全成为向既得利益妥协的结果,的确更需建立起必要的制衡机制。毕竟,只有增强了改革的动力,才有望在改革的攻坚过程中具备克服阻力和障碍的能力。期待“公车制度改革”能够第一个驶入改革的“深水区”,并成为助推改革“深入”的引擎。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