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异称”的根子在哪

2012年03月21日 09:47   来源:东方网   江锡钰
    3月18日,佛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工作协调需要兼职领导多,同时为方便对外开展工作,局务委员对外统称副局长,副局长对外统称常务副局长。(3月20日《人民日报》)

    这几天,佛山市高明区某局“一正十九副”的官场“奇迹”,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为此,《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佛山编办的负责人。从记者的采访实录中不难看出,当地由于实行了“大部制”改革,众多官员无处安插,“一正N副”的现象普遍存在,且这个N代表的数字,也普遍是两位数。

    佛山的这个“大部制改革”,究竟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如当地官员所称“成绩不容否定”,都还要留待历史的检验。值得一议的是,既然能设“局务委员”一职,为啥对外又要统称副局长呢?副局长没戴“常务”的帽子,为啥对外又统称“常务副局长”呢?这算不算宝玉的老子——贾(假)政呢?

    再说了,国务委员都可以内外一致称谓,怎么“局务委员”就非要内外异称呢?难道国务委员就不要“对外开展工作”?按照佛山的思路,那国务委员也该“对外统称”副总理了?

    顺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局”向《人民日报》记者坦陈,“尽管''一正N副''是大部制改革的产物,但一个单位19个副局毕竟不是能摆在台面上的事。”这位“副局”其实是话里有话:弄那么多副局,让老百姓看笑话骂娘,真正想干点事的领导,别说为了“方便对外开展工作”了,能不能正常开展工作,都得打个大大的问号。这样的“大部制”究竟能不能真正地方便群众,也让人怀疑。毕竟,这么多局领导,一旦扯起皮来,那可是要命的事。

    之所以出现这些混乱的逻辑闹心的事,说到底还是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机制造成的。机制不转变,官场上就会不断出现蔚为壮观的“奇迹”。

    “大部制改革”毫无疑问属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范畴,而政治体制改革,诚如温总理在最近的记者招待会上所言,必须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试想,如果群众知道“一正十九副”、“一正N副”这样的结果,会支持这样的改革吗?毕竟那些正副局长、“局务委员”的工资都是纳税人发的啊。

    那么多的官员,不仅要位子,还要面子,“局务委员”牌子没有副局长响,对外就得“统称副局长”;副局长没有常务副局长好听,出门就得给戴个“常务”的帽子。这和对外宣称“以民为本”,对内操作“以官为本”的思路如出一辙。如此内外有别的“改革”,要想得到群众的支持,一个字,难!两个字,很难!三个字的话,我只能说“不可能”了。

    得不到群众支持的“改革”,没有成功的先例。“大部制”不是“拢大堆”。它的根本要义在于缩小政府规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那还不如多做做前期调研,盘算好“局座”们的出路再动手。至少,这样可以节省点搬家换牌子换公章的费用,这笔账,也是不小的数字呢。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