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的根在人民群众”,“希望文艺界相关人士也能更多地走基层”,“艺术创作要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中找到生存发展之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提出的问题发人深省: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如何审视艺术与人民的关系?艺术家的发展空间又在哪里?
人民需要艺术,这是市场为政府和广大艺术家提供的第一信息,原因很简单,因为艺术属于人民,这也是党和政府历来坚守的艺术立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发出来的基本艺术观,是艺术的出发点和归宿。
艺术怎样属于人民?人民需要的艺术能得到吗?时代不同,民众获取文化的途径和方式也不相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艺术主要靠政府的行政力量转化和直接供给;艺术走向市场后,靠每个公民用劳动交换艺术的路向似乎有点遥远,有人忧虑起来,艺术到底属于人民还是属于人民币?
如果名画精品只在少数有钱人手里周转且藏而不读,如果演艺作品总在豪华剧院和音乐厅游荡回响,如果动辄上千元的演唱会门票常让普通人望而却步,不仅艺术的人民性难以体现,艺术的生命力也值得怀疑。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浪潮中,我们固然需要寻求文化业态的丰富、文化产业的振兴,但更需认真思考:文化的主角应该是谁?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走近城乡群众你会发现,除了在公益文化空间活动外,老百姓仍喜爱在自身原生环境中寻求愉悦。陕西的关中老腔热闹自在,那种随地取材、人皆可为的简易形制,让人慨叹艺术原本就是自然流露的生命激情。这些农民虽不会拨弄西洋乐器,但可与西方艺术同台媲美。我曾作画一幅并题跋感慨:“关中老腔倾诉衷肠,嗓门一吼山村交响。砖头瓦块皆为器乐,田间地头随处可唱。日月星辰为咱助兴,男女老少都能登场。”当然,我们并不是主张艺术家都去用砖头砸凳子,而是希望从中思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取乐观念,它贴身得体,坚守文根,独特自如,震撼人心。
曾询问农民朋友的精神需求究竟有多高?回答其实很简单,就是真实、亲近、健康、快乐。传统优秀文化主要靠就近身传,打造经典仅指望有限的艺术家表达是不够的,应让艺术的种子根植泥土、回归自然,真正让人民当艺术的主角。动员广大群众由台下走到台上,由观众变成演员,才能让艺术焕发青春,成就伟大的文化交响之作。那些穿越时空经久不衰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在民间普通艺人身上生生不息。
什么叫艺术的人民性?毛泽东同志说过,就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东西。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艺术家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但也出现了传播范围窄、作用时间短、影响程度浅的现象,属于一阵风热闹之后的红颜短命。走出艺术品断路截流的怪圈,构建文化强国,还要靠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驱动,艺术家自觉,群众参与。
艺术家的心中只有始终闪耀着“人民”这盏神灯,从思想上理解、在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坚守民本,反映民愿,才能采天地之精气,滋润万物,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民族气节、国家气象、人民风采的精品力作;才能以精美的艺术形式和鲜活的艺术形象把握未来,为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让人民在昂扬的艺术风貌中看到美好曙光。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