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备注家庭背景凸显“隐权力”的危害

2012年02月24日 10:46   来源:工人日报   杨涛

  据2月22日《新京报》报道,近日,湖南涟源市经济开发区公开选调15名工作人员的考生成绩表被贴在了网上,成绩表备注一栏有“市领导打招呼”、“家境好”等字眼。2月21日,该市人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帖(部分)是落榜考生杜撰发泄所为,此次选聘严格按照公开选调程序完成,不存在关系户、金钱户一说。

  一方面表示此帖(部分)是落榜考生杜撰发泄所为;另一方面,却又不公开备注栏所注的事项真假,并表示该问题“‘比较敏感’,但只要是笔试、面试、测评过关就可聘用”。既然程序合法正当,为何不敢阳光透明?

  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即使成绩表备注栏中没有标明社会关系与背景,这些背景与关系也可能存在。其中暴露出地方官场中“隐权力”的泛滥。

  “隐权力”是吴钩先生继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之后提出的又一个颇具本土色彩的概念。按照吴钩先生的描述,一个官僚所拥有的实际权力等于他的正式权力加上隐权力。在特定的官僚制度内,官僚通过制度性授权获得正式权力,其大小可通过官阶、品秩、俸禄、职位等来综合衡量,理论上说是固定的。隐权力则并非由科层结构设定,而是由人情关系创造出来的。隐权力自成体系,有自己的隐秘来源、权力地盘与传递管道,与正式权力系统既相互衔接,又各自为政,共同规划着官场权力空间。

  从成绩表备注揭示的关系来看,来打招呼的有如副市长之类能直接制约招聘机关的官员,但更多的是一些并不能直接制约招聘机关的官员,而这些人行使的便是隐权力。这种隐权力首先体现在利益的相互输送上:这次你予我方便,下次我招聘时也予你方便;同时也体现在相互避免权力的“合法伤害”上:你这次予我方便,下次你有事情撞在我手上,我就放开一马,否则,我便对你从严处理,甚至没事找事。

  这样的隐权力不仅存在于有权的官员之间,也存在于有钱人之间。如把考生“家境好”作为优先招聘的条件,而“家境好”恐怕多半是指家里有钱有影响,从而构成隐权力。有钱人可能通过官员来影响到招聘机关,可以给招聘机关提供财政赞助等。

  隐权力的泛滥警示我们,要防范官场的权力勾结、人情纠结、钱权交易,并不仅仅是“按照公开选调程序”就能保证的。权力的规范须从源头开始治理,全程接受公众与媒体的监督。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