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成贫困县”伤到谁了?

2012年01月31日 12:5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者按:

    1月30日,一则有关“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共新邵县委、新邵人民政府宣”的微博图片在网上引发疯狂转载。30日下午,新邵县县委宣传部一负责人回应称,广告牌内容并非县委办公室和宣传部授意刊登,双方事先均对此不知情。

 

 

新邵县官网上发布的标题为《新邵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文章

 


    为什么费尽周折争取“特困地区”的帽子?

    中国经济网网友高平熙:

    被纳入国家发展层面或特困地区,一方面可以享受政策上的扶持,用各类优惠的政策、鼓励的措施来吸引带动外来资金和人才积极投身该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享受国家对相对落后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硬件的扶持。对相对贫穷的地区而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硬件上的障碍。一旦解决了资金、技术和人才上的发展瓶颈,他们的发展将指日可待。

    暴露了当地干部“以穷为荣”的价值观

    中国经济网网友张洪泉:

    事实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政府网站上发布的新闻稿,已经完全暴露了当地干部“以穷为荣”的价值观和“祝贺贫困县”的思想基础。

    既然有县政府把“进入国家重点扶贫攻坚范围作为‘两重点三主要’工作体系中的首要目标任务”,就势必会有“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通过两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新邵终于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最终结果。

    真正刺痛的是国家扶贫评选政策

    中国经济网网友赵茂盛:

    庆贺成功纳入“特困地区”事件,真正刺痛的是国家扶贫评选政策。近些年曾多次听闻一些地方出现的贫困县竟成百强县事件,这反映出国家在贫困县评估、筛选上存在制度漏洞和缺陷,部门和人为感情因素太多。

    当国家扶贫支持成为“跑路”就能够获取的政策时,刺痛的何止是民众感情,它直接导致了政府部门公信力的流失和民众对缩小地区贫富差距政策的质疑。因此,政府出台的扶贫政策理应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执行过程必须受到社会监督,其认定结果必须被公众认可,其资金支持必须让百姓看得见、享受得到。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友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mail.ce.cn(#改为@)。

 

 

相关评论:

 

贫困县变百强无非利字作祟

贫困县惊现“宝马乡”暴露出的金融困局

 

往期话题:

 

“梁林故居”被拆: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能否兼得?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