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观察家 > 正文
中经搜索

让流浪者也尽快回家过年

2012年01月22日 14:50   来源:东方网   张生泉

  据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今早990早新闻报道,上海市杨浦区民政系统的同志,在龙年来临之际,冒着严寒,驱车巡逻,在流浪汉经常藏身或“居住”的桥洞、屋檐或破旧房屋内寻找流浪者,帮助他们早日踏上回家过年的路程,有的实在无家可归或不愿意回家的人,他们就悉心安排在流动人员安排站内,以免除他们的寒冷之苦和寂寞之惑……

  笔者在第一时间内听见这一消息后,心里自然涌起了一股感动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管是有家的还是没家的,不管是亲人在世的还是亲人已经去世的,家是一个符号、亲是一个环境——这种对人的关心,我们不紧要体现在对体制内人员的关心,也要体现在对体制外人员的关心,更要体现在对那些经常会受到忽视或漠视的诸如流浪者一类人群的关心。当笔者听见收音机里传来流浪儿童歌唱妈妈的歌曲时,眼睛湿润了。我为我们的有关部门工作到位感到高兴。通过报道,我还知道,实际上,上海市的民政部门已经在节前发出了专门关心和做好这一工作的统一部署,这是一件大好事,值得赞扬。

  同时,举一反三,我们其他政府部门或单位领导,是不是也应该在过节之际关心一下节日在外面过年的人群?解放军有我们政府慰问,大学生有学校关心,那么坚守在单位工作或社区工作的其他人,比如,值班的食堂师傅、回收废物的社区工人、菜市场的营业员等,我们的领导或部门是否也要主动关心一下呢?送个红包、看个电影、集体旅游一次等等,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希望我们的有关同志像民政部门关心流浪者那样关心其他一些需要关心的人员。 过年是一个庆贺的事情,人人都应该有享受这一节庆。在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的今天,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社会成员都有感受这种繁荣的权利,拜托了——各位相关同志!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