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不应该是谁的儿子,而是收不住的特权

2011年09月09日 06:35   来源:红网   李立君
    9月6日晚,北京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一对夫妻在开车刚要拐入小区南门时,因减速遭到后面一辆无牌宝马司机和一辆牌照为晋O00888的奥迪司机殴打。夫妻头部被打流血。两打人者欲逃离被控制。并喊“谁敢打110”。经核实,宝马司机15岁,无驾照,系歌唱家李双江之子。
    
    不管你是李双江的儿子,还是潘长江的儿子,你就是他妈的儿子,打了人了,就得道歉,就得受到应有的惩罚,像个好儿子一样好好悔过。这不是尖酸刻薄的骂人,这是事实的陈述。
    
    李双江的儿子,打了人,符合了网络骚动所需要的一切因素。在这个极具转折意味的时代,广大的骚动心灵再一次等来了盼望已久的热闹。像个样板戏一样,随处都可以看到借此批判特权的旗帜,随处可以听到批判富二代、官二代的正义之声。
    
    这很好,至少可以让中国人不管是有权的没权的,还是有钱的没钱的,都会产生一个概念: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让那些长久以来都觉得自己牛逼的人,感到一丝丝的畏惧感。这对于推动法治和民主的进步是有一定作用的。
    
    可是,当我们大众在批评这一切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语气,“这小子自找的,竟然连谁谁都敢打,简直无法无天了!”言下之意还是对特权充满了向往,如果我拥有了特权他就不敢打我,而不是只要我是一个合法的公民,他就不敢打我。
    
    这就是我们大众的心理,一边批评着特权的横行霸道,一边向往着特权的拥有。当然,追求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错的,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体制下,拥有权力也就拥有更多的责任,更多的服务于大众群体得义务。可是,很多人向往权力,绝不仅仅是想为社会服务,更多的也许就是想要享受那份特权带来的利益。比如可以打了人,还要夸张的恐吓别人不要报警,假如,没有现代媒体,结果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是一个并不挑战智商的问题。
    
    批判这种行为是值得鼓励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当我们在批判这种行为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批判这种行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思考一下,我们向往权力的出发点是什么;反思一下,假如我们拥有了特权,会不会也是这个样子;如果也是这个样子,那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错误,是自身,还是体制?
    
    我觉得,当我们每一次都就这类事情,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会比单纯的批评和谩骂要有效果的多。我们每一个人,包括你、他,更包括我自己。

(责任编辑:武晓娟)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