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2010年跟踪审计结果》,在长达2个月的跟踪审计中,审计署查出个别施工单位及个人转移挪用公款和建设资金1.87亿元及其他相关问题。
近几年,审计署每每推出
审计报告、审计结果,都让人心绪复杂、喜忧参半。喜的是,审计署刚正不阿,敢于直陈真相,将发现的问题和盘公开;忧的是,每每审计总能发现问题,正如此次审计结果所显现的,某工程仍存在招投标不合规、资金和财务管理不严格、执行制度不到位等七项问题。
还值得一提的是,审计署这次还将涉嫌违规违纪的审计对象的名字点出来。不为尊者讳,不替审计对象掩饰,不管审计到谁头上,都毫不留情地予以曝光,此举值得叫好。有句话说得好,“审计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既然是看门狗,就得敢叫,也得敢于咬人。
我们看到,国家审计署目前正着力跟踪审计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跟踪审计更有针对性、更有必要性,重大投资项目和民生项目,往往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这些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比事后监督更重要,把问题发现在前面,问题查出得越早、解决得越快,损失就越小。
此外,审计署还积极推进绩效审计,这同样值得激赏。绩效审计的意义不容低估,正如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所称:与一般审计指向“钱是怎么花的”不同,绩效审计重点是考量政府“花钱的效果”,是审计的“更高目标”。“把你这个单位、这个部门、这个领域的老底给揭出来了,把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出来了……这比收几个钱的力度不知大多少倍!”很显然,审计不仅把问题曝光,还把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来,从制度建设上入手,防范相关部门再出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会花钱、花好钱,把钱花在刀刃上。
刘家义说:“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的肌体一样,必须有一个‘免疫系统’来保护它的健康、安全。审计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免疫系统’。因此,预防、揭示、抵御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各种病害的功能,就落到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审计机关的头上。”一语道破了审计部门的价值所在。因此,相关部门不能对审计产生抵触心理,被审计了,也不能安之若素,洁身自好,遵纪守法,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才是关键。
审计这个“看门狗”就该叫得欢,叫得欢才能吓住违法乱纪者。笔者期待,通过审计部门的不断审计,相关部门应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不是屡审屡犯,无所顾忌。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效果,一方面应对违纪违规的部门依法予以严惩,另一方面应强化制度约束,使相关部门不敢也不能违规违纪。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