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讨薪,摆个“心”形就能灵?

2011年01月04日 10:09   来源:荆楚网   马骝山

  2010年12月29日,为讨回自己的26万元血汗钱,20多名农民工在河南郑州佛岗新居小区门口,摆出一个“心”形,称民心工程让他们“心碎”了。(2011年1月1日 钱江晚报)

  摆“心”型、表“心”声,讨工钱,怨“工程”,善良、懦弱的农民工兄弟将国外维权者常用的“秀一把”的招数援引来一用,并非有闲心思来自嘲,而是缘于无奈而心痛。26万元的血汗钱,人均1万多,足够让俭朴持家、躬耕田亩的妻小过个肥年的了,可如今老板黑心,追薪乏术,无语问青天,只能摆造型?

  这种做法,初衷是引来媒体竞相报道和公众舆论“围观”,好借力讨薪;“亮点”则是彰显出近年来农民工讨薪越来越“精明”——由原来的不惜以身自戕,以命相搏,演变为较为斯文、不那么暴力、惨烈的方式。老实说,这并非得益于无良老板的良知开始被唤醒,而更可能是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终于悟出:即便当众丢面子,平白搭条命,也难以撼动某些人硬如铁石的心肠,无助于问题的迎刃而解。既然目的是为了讨薪而非丢命,何如找个别出心裁而又能引起媒体关注的方式?前一阵子同样在河南,另一群农民工齐刷刷跪在河边拜神灵,现在又用心良苦摆“心”型,这背后影影绰绰有新闻策划人在运筹帷幄中。

  讨薪者之郁闷、焦虑可以理解,却显得过于造作和轻柔——摆个“心”型,就能让某些老板的黑心瞬间变红?摆个“心”型,就能以偏概全讽刺到“民心工程”?摆个“心”型,就能表示心碎复心痛?这样的“挠痒痒式”的花架子、表皮功,只能让老板和监管老板的某些职能部门头头扑哧一笑,然后秘而不宣在心底反问:真“心碎”,就应该当面鼓、对面锣来讨要,或者明捧笑脸、暗送红包曲意陈情,要么干脆毅然走上楼顶、塔吊和桥头,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愤世嫉俗痛不欲生,嘿嘿,一群土包子,热衷于玩这酸文假醋的劳什子,首先就透着不严肃、不正经,心不诚,岂能灵?!

  中国现有2亿多农民工,虽背井离乡,备极艰辛,担负着城市建设和社区服务的繁重任务,却面临着愁欠薪、怕工伤、无社保、工作不稳定等诸多迫切问题。欠薪之所以成为挥之不去的痼疾,讨薪之所以屡屡悲情上演,与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只顾赚钱、漠视社会责任感有关,与农民工自身维权观念不强、“先干上活,再讨要钱”的“策略”有关,与社会转型期各种法律规范不健全、执行不力有关,而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工会组织监管不到位、服务不给力,也难辞其咎。具体到一个工程来说,每每浸润了腐败因子,发包方占权力强势,给工程视同“恩赐”;转包方企图从中渔利,则只能笑脸相迎,于是不惜偷工减料,一再降低劳动成本;到了链条最低端的农民工那里,势必造成工资捉襟见肘。因此,欠薪和讨薪的恶性循环,深层次来说,其实是体制之弊、社会之痛,而不能仅仅盯着企业主的个人恶意和资金周转不灵等细枝末节。

  真正的给力之策,还需政府相关部门与农民工坚定站在一起,强化机制创新,加大工作力度,来逼使欠薪企业主乖乖就范,想欠而不敢欠。如浙江实行的工资支付保证金、政府欠薪应急周转金和农民工考勤卡的“两金一卡”制度,就体现了企业、政府和农民工群体的协力“合围”,多方共赢。为确保今年春节期间“零欠薪”,浙江已为当地农民工累计发放7613万元的支付保证金和6962万元的应急周转金,为15.8万名劳动者追回了被拖欠的4.8亿元工资,堪称“疗效”显著。近日全国总工会新闻发言人李守镇还表示,全总将力促尽快实现“恶意欠薪”入罪。这些,都是实打实、硬邦邦的措施,对企业主是个不小的威慑。相比之下,那些摆造型、造舆论的方法,拐弯抹角,虚张声势,或许偶然也能撞大运灵验一次,但充其量是“雷声隆隆”之举,意义实在有限。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