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观察家 > 正文
中经搜索

质疑文联与作协机构行政级别有何用?

2010年04月04日 07:55   来源:红网   陈谊军
    从3月30日起,在重庆举行的全国作协会议因为总统套房、奥迪车接送的高级别待遇引发争议。作家阎延文写博怒斥作协:“2000多元一桌的宴席,吃尽数万名小学生的捐款”。(据中国新闻网4月3日报道)

    西南地区大旱已是日前全国上下最为关注的大事。我们一次次的看到一些感动的镜头:温家宝总理婉拒村民茶水、地方领导干部深入灾区开展“水情110”等服务,我们还看到驱车送水的志愿者车队、田地里指导节水育苗的农技人员、群山间打井找水的水利人员、武警“女子抗旱服务队”的美丽女兵、村落里奔走指挥的基层干部,除了这些灾区现场感极强的感动的镜头之外,我们还看到“甘霖行动”、“春雨行动”、“母亲水窖”、“思源水窖”等不是灾区胜似灾区的关怀!

    与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镜头相比,与全国众志成城的抗旱行为相比,全国作协会议住总统套房、奥迪车接送的高级别待遇,无疑极大的刺痛了人们的神经,无疑是“高蹈于现实之上的独角戏”,无疑是一种让人深恶痛绝的巨大行政浪费行为!不可否认,作家也需要尊重,需要待遇,但是,在“西南地区大旱”的特殊环境下,“高级别的待遇”适合吗?能让民众坦然接受吗?显然,这不能。

    痛恨高蹈旱情之上的官员作家,体恤民情的行为才会让人尊重。一边是住总统套房、奥迪车接送的高级别待遇,没有“穷酸文人”的凄苦,却有高级官员的架子,一边却是“西南地区大旱”的特殊环境,许多焦虑的眼光与嘴唇在期待,这是如此的格格不入,更无法让人对当今这些作家有丝毫的尊重之感。

    作家应该体恤民情,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与人性,应该成为灵魂的改造师。我们多么希望在重庆市召开的全国作协会议能够让作家深入体会一下“西南地区大旱”的真实,多么希望他们能够深入体会之下,“愤怒”与“痛苦”交织中写出动人心肺的作品,以声音引领抗旱信心,多么希望他们也能像多数人一样以自己的手,为灾区做一些微薄的贡献!但是,我们看不到这些,却猛地听到:全国作协会议住总统套房、奥迪车接送的高级别待遇,“2000多元一桌的宴席,吃尽数万名小学生的捐款”。这里我们看不到作家的影子,如果真要说有作家,笔者只能认为那些都是“官员作家”——他们是披着“作家”外衣的“官员”。

    质疑文联与作协机构行政级别有何用?机构不是人,只是人设置的位子。所以,我们不如质疑那些没有体恤民情、没有写出好作品、好文章的“官员作家”,不如炮轰那些“高蹈于现实之上”的“官员作家”,不如反省一些我们人类的劣根性与内心深处面对民众的灵魂——否则,大谈文学是人学、感觉良好的官员作家,还是不能让民众对其有“人”的基本尊重。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