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经济眼 > 正文
中经搜索

请作家走出总统套房谈责任和良心

2010年04月03日 14:31   来源:中国网   苑广阔
    从3月30日起,在重庆举行的作协会议因为总统套房、奥迪车接送的高级别待遇引发争议。作家阎延文写博怒斥作协:“2000多元一桌的宴席,吃尽数万名小学生的捐款”。(4月3日中国新闻网)

    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如果说一个作家没有责任和良心,几乎就是对一个作家的全面否定,相信身在作协的任何一位作家都不想别人这么评介自己。然而,这些在重庆开会的作家兼官员,却正处于公众“无责任、无良心”的舆论指责中。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如果说把作协开会的时间和地点选在大旱之年的重庆并没有什么不妥的话,那么入住总统套房,动用奥迪车接送,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错误。此次西南大旱,媒体多用几十年不遇来形容,网友们已经发起了对灾区的捐款行动,而这些以“责任和良心”为己任的作家身在旱区却享受着总统套房和奥迪车的待遇,公众如何不反感,不愤懑?

    作家阎延文怒斥作协“2000多元一桌的宴席,吃尽数万名小学生的捐款。”其实何止如此啊,2009年年底的时候,重庆当地媒体透露,重庆彭水县山区学校,有近3万名师生,多数学生因为家境贫穷,条件太差,中午连午饭都吃不上,一天只能吃两顿饭。试问,这些作家2000元一桌的大餐,能够解决多少孩子的午餐问题?

    身为作协主席的铁凝,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至今仍被媒体称为其经典语录:“我扪心自问,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个人的写作配得上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吗?”是的,这确实是一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对大旱灾区的百姓而言显得尤其艰难。但是当说出这句话的作协官员们在旱区住着总统套房,坐着奥迪豪车,吃着千元一顿的大餐,这难道不是一种绝妙的讽刺吗?

    近几年可以说是中国作协的多事之秋,从韩寒的“解散中国作协论”,到多位知名作家纷纷退出中国作协,每一次都把作协置于风口浪尖之上。但是从中国作协本次重庆大会的表现来看,他们不但缺乏时代责任和良心,同样缺乏的还有反省精神。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