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办分离,医疗能否回归公益性

2010年02月05日 09:51   来源:   佘宗明
    据悉,我国不久将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针对某些公立医院日益为逐利,而削减了公益性的问题,政府将会调整自身角色,加快其“管办分离”。(2月4日《半月谈》)

    医院管理混乱,殃及患者利益,已是多年沉疴。一方面是公立医院背离公益方向,追求利润,一方面它又采用行政干预、管办难分的僵化模式,管理方式与医疗目的的错位,导致其积弊多重,最终群众也陷入“看病难”泥淖。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公立医院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百姓看病越来越贵的现实情境,就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所践行的,以计划型思路管理公立医院的弊端的验证。

    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监管逾越本职,带有浓厚的“包办”色彩,使得医院医院自主性欠缺,疲于应付“上级检查”“领导考核”,自我激励、约束的驱动力匮乏;医院设立行政级别,“官本位”现象严重,长官意志充斥于医院决策中;医院对“上”不对“下”负责,政绩观畸变,把多开药、开贵药等作为创收手段,患者是“花了冤枉钱,未必能得好”。

    要缝合医患关系的裂痕,减轻病人负担,也让公立医院自己能“无病一身轻”,提高效率,不二选择就是让公立医院的管理向市场化转轨。

    依照杰斐逊的“洞与补丁相称”论,公立医院管理混乱不堪的痼疾,不能只靠人员调整的小修小补,而需要从管理角色的“重新洗牌”起步,改变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在根本上消除现有管理模式与医疗需求、改革趋势不对称的问题。

    角色定位的廓清,基于的原则就是“各司其职”。对于政府,权力的归位与谦抑才是“安于本分”,只有将原来的“一手操办”变为“合理放权”,在人事、医疗事务等多个方面给予医院足够自主权,不再是卫生部门和其他机构“多龙治水”,权责不清;同时,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在医院发展规划、重大决策上“把关”,落实医务人员的职责,以预惩制和问责制对他们的行为予以约束。而医院自身,也要深挖内部潜力,去“行政化”以激发活力,建立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奖励机制,并加强股份制、集团化改革,使医院提高管理水平,也强化它们公益的性质。

    “管办分离”之下,公立医院才能回归公益性。因此,期待这次改革试点,能成为医疗凸显新局面的契机,民众也从中深受裨益。套用一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