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未达预期之因

2009年12月26日 08:37   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杨志
    本次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没有达到人们之前预期:一方面,《哥本哈根协议》只是一份“草案决议”,各国同意“注意”,没有具备法律约束力;另一方面,《哥本哈根协议》也没有包括发达国家中长期明确而有力的减排目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具体而有效的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的制度安排。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各方在谈到会议未达预期之因时,“利益博弈论”、“中国搅局论”、“气候阴谋论”众说纷纭,有一部分是客观评价,但也有众多不负责、没有根据的“牢骚”。

    笔者认为大家分析时都忽视了一点: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是人与人关系的问题。

    以笔者亲历哥本哈根会议的观察发现,参会的人士大多都是自然科学家或背景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他们在谈判中把气候变化仅仅视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他们缺乏沟通能力,无法把自然科学问题转化为在经济、社会上可行的制度方案。这是导致目前《哥本哈根协议》以“认识到全球气候升幅不应超过2摄氏度”这一科学观点为核心、却不具备可执行性的关键所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即谁掌握分配资源的权力。但人文学家在这场会议中的缺席(笔者作为一名中国的经济学者出席会议已经受到其他与会代表的“惊讶”)导致会议没法解决这层关系。

    尽管哥本哈根会议不尽如人意,但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笔者来到维也纳———这座号称要打造欧洲低碳之冠的城市,试图寻找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的答案。

    在维也纳,笔者惊喜地发现,他们每家每户分散式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已经通过智能电网的信息化控制系统连接起来。据维也纳能源环境大学的教授介绍,他们已经开发、研制了温室气体的监测、控制软件,并已经使用了十年,获得了完备的数据库。由于《哥本哈根协议》要求发展中国家每两年向联合国提交报告,汇报减排进展,这将使碳排放成为所在国对企业的约束性指标。因此,对温室气体的衡量、报告和审核的具体方法与技术将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最基础的环节。之前,笔者一直强调信息化将成为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在笔者更坚定地认为:“信息化已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