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的“油荒”

2011年10月20日 07:12   来源:大众日报   叶祝颐
    油价下调后,浙江、内蒙古、福建、四川等地民营批发企业反映,缺油情况并未缓解,且批发价格更高,部分地区成品油流通已出现“断油”现象。据报道,近期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公司都对柴油实施了控量销售的措施。(10月17日《中华工商时报》)

    在消费者的千呼万唤中,油价刚刚回调一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公司就对柴油实施控量销售措施。导致民营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遭遇少油、缺油和无油局面,成品油价尤其是柴油价格批零倒挂。民营油企卖油赔钱,这不是逼民营油企关门歇业吗?值得追问的是,油价刚刚下调,成品油流通领域就出现“断油”现象,到底是油品供应不足,还是石油巨头们发泄对油价下调的不满,这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

    据福清市魁星石油气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中石化福建销售公司不仅把紧了销售大门,还直接插入用油企业,做起了自营。”从市场的角度讲,成品油零售渠道利润较大,批发获利较小,遇到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局面,石油巨头将成品油配置给自己的加油站,或者直接插入用油企业自营,自然比批发给竞争对手强。石油巨头人为制造油荒局面,提供成品油批发价,导致油价批零倒挂,逼着民营油企知难而退,动机并不难理解。

    某民营加油站老板曾一针见血指出:“油荒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石油行业的垄断体制,几大石油巨头把持了零售市场之前的各个环节,但企业的逐利本性又导致他们偏重效益而忽视了市场供应的稳定。要改革,就要动大手术。”虽然笔者宁愿相信这是一家之言。但是民营油企闹油荒的事实摆在那里,我又不得不对民营油企的处境表示同情。

    中石化南通分公司认为,“近期柴油紧张的原因,一是柴油消费进入旺季,需求量加大;二是炼油厂因检修停产,市场投放量减少;三是为预防国际油价下滑,成品油库存减少,四是此轮柴油零售价下降后,出现批零倒挂的情况,市场流动资源减少。”成品油消费进入旺季,成品油资源不充足,石油巨头防范国际油价下滑,或许是实情。但是炼油厂“适时”检修停产,然后把涨价的责任推给“油荒”,石油企业的用心与作派让人无法释怀。

    客观地讲,两大石油巨头并没有把民营油企完全“卡死”。有报道说,国家每年500万吨成品油专门供应民营油企的政策已经实施。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油品需求与不断增加的汽车、不断发展的经济来说,500万吨成品油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解不了民营加油站的“渴”。何况,成品油批零倒挂,民营油企情何以堪?

    当前,两大石油巨头的下辖加油站近有油可售,其批发企业甚至自己做零售;但民营加油站却批零倒挂、高价进油?这不是垄断是什么?因此,我赞成有关建议:下调国内成品油零售最高限价,也要出台相关措施加大国内成品油资源的供应量。我还补充一项建议:国家发改委下调成品油零售价时,要明确下调成品油批发价。如果成品油价出现批零倒挂,要启动问责程序。  

    油价下调就闹油荒,民营油企举步维艰,石油巨头们再次向公众昭示了垄断行业的话语霸权,对此,有关部门要出面协调、干预,为民营油企保驾护航,缓解油荒局面,避免石油巨头逼宫涨价。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