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如何熄火

2011年09月29日 08:05   来源:钱江晚报   本期主持:高路
    有民间资本“晴雨表”之称的温州,正经历一场罕见的民间金融“风暴潮”。在“满城食利”背景下,在接二连三曝出企业主“落跑”乱局下,在众人猜测民间借贷会否“崩盘”疑惑下,温州有关部门应对民间金融问题的“组合拳”,终于在关键时刻密集出手。

    9月25日,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主持召开座谈会,话题惹人关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民间借贷风险。温州市经信委、金融办和银行等有关单位参会。“我们一定要清醒、坚定、有作为。政府该出手时就要出手,出手的目的在于规范引导,促进经济转型发展。”陈德荣说。

    钱报网网友默然回首: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上半年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民间借贷,作为企业的一种集资形式,不是不可以搞,问题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度,更不能疯狂,否则就会走向灭亡。

    钱报网网友凌心园主:温州高利贷面临的崩盘风险,应该说是商人的投机心理、百姓的盲目投资心理、企业自身发展缺陷这三者,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共同作用的产物。从政府的角度来说,由于存在经济过热的风险,不得不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希望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优胜劣汰,迫使他们不走盲目扩张,而走转型升级之路。但以温州小企业为代表的一批企业,缺乏转型升级的能力,无法从银行借款,又不想坐以待毙,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来解燃眉之急。这是民间借贷产生的外因。另一方面,很多手头有余钱的老板乃至普通百姓,因缺乏其他投资渠道,将钱投入到民间借贷市场。在尝到了远比其他行业高得多的回报率后,资本的逐利性使债权人逐渐失去了理智。当民间借贷从帮助企业短期周转,变成了超过一半资金用于“以钱炒钱”的空转时,高利贷已成了空中楼阁,随时可能崩塌。

    钱报网网友吕平:银行银根的抽紧和贷款台阶的增高和规范,势必导致了民间高息借贷的重演;特别是房地产资金链问题的暴露,更加剧了资金的短缺——想拿地但缺钱,于是找高利贷,结果最终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停工、停建的境地。巨额资金盘活不了,看不到希望的曙光,绝望之下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要想理顺这一现象,只有政府的积极干预,当然,这还有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钱报网网友潜海龙:欲壑难填,唯有控制欲望,人性才能免于欲望的吞噬。控制欲望的路径有两条:一是法律制度,是硬件,是国家层面的;二是信仰和文化,是软件,是个人修养层面的。二者缺一不可,制度和监管的缺失,导致民间高利贷的泛滥;信仰和文化的退化,导致心气浮躁,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迷失方向。

    钱报网网友xiaozhendeo:这炒钱就跟吸毒一样,明知道“有毒”,但来钱快啊,钱一来得太快,自然不屑于做其他的生意,因此一旦走上这条路,便很难再回头了。此前已有江苏泗洪的“宝马乡”一夜之间崩盘的教训,温州的高利贷也该熄熄火了。

    钱报网网友hxl1964:在温州民间借贷的高利贷乱象中,国家公务员这个群体颇受关注,据了解,温州89%的家庭参与借贷市场,这里面有多少官员及公务员,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多少其实际影响力不容忽视。对参与高利贷的政府官员、公务员进行追查,对违纪违法的行为必须追究,唯有掌握公权力的人自身清白,对民间借贷的监管才会有力。

    高路:高利贷泛滥首先是因为信贷资源缺乏,如果有便宜的钱可以借,何必去找高利贷,有些钱不得不借,有些债是不得不背的。国内金融机构普遍有国企情结,中小企业很难进入它们法眼;另一方面,这几年国企扩张迅猛,有限的信贷资源都填了它们的胃口。如此看来,钱不是真缺了,而是分配不均了,温州中小企业的高利贷危机只是一个缩影。治脚疾用点膏药也许就药到病除,治内伤就得用综合调理。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