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面对“十二五”规划“大蛋糕”,今年地方“两会”纷纷在中央下定决心前,加紧确立自己的规划方向和规模,增强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1月23日《瞭望》)
在地方政府确立的规划方向中,除了五年实现翻番的GDP目标外,“上项目,搞投资”,一直是最主要的内容。例如,在2011年的规划中,天津将推出180个大项目,投资在2500亿元以上。宁夏今年将安排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50亿元以上的23个、10亿元以上的105个、亿元以上的323个。
地方政府为何热衷上项目、搞投资呢?除了要政绩突出之外,也与当前不规范的财政体制有关。当前的财政体制导致地方政府事权大、财权小,因此,地方政府一要通过上项目争取国家的专项发展资金,得到更多的转移支付资金;二要通过上项目争取贷款,进行负债经营,扩宽融资渠道;三要通过上项目培育地方税源。据统计,各类税费占到公司营业收入的30%-40%。而外国这一数字正好是劳务成本,也就是工人的工资负担。
其实如果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盲目投资,扩大产能,不仅会遇到资源、环境的强烈约束,更重要的是会使通过扩大内需来支撑经济增长的愿望落空,阻碍发展方式的转变。
所以,转变上项目、搞投资的发展方式,形势紧迫。而财税体制改革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一是尽快开征房产税,建立地方稳定主体税源。十二五规划提出进行增值税扩容改革,因而可能将原先承担地方主体税种的营业税兼并,这样地方主体税源就会缺失,如此则加剧了当前地方财权小、事权大的不健康财政制度。因此,为地方开辟稳定的税源,是财税体制改革的最紧要环节。房产税可堪此任。从世界各国实践看,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将房产税作为地方税,是地方政府重要而稳定的税源,而地方政府通常将这部分收入用于公共服务支出。
二是进行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整体税负。在目前财政收入达到8万亿规模、企业平均税负超过40%的情况下,财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是结构性减税,虽然2008年下半年推出了包括增值税转型在内的结构性减税措施,进行了规模约5000亿的减税让利,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再次启动结构性减税计划。
一般而言,在美国凡是征收高额购物税的州就少收房产税。比如,加利福尼亚州的购物税高达8.7%到11%,因此房产税只付1.5%;而德克萨斯州的购物税是2.5%,那里的房产税就高达3.5%。对此,借鉴它山之石,就是按照十二五规划积极推动增值税立法改革启动减税计划,主要是通过增值税改革降低商品货物流通环节税收负担,实现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合一,减少重复征税。
三是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加强垄断企业改革。最近,河南商报搞的一次调查显示,面对疯跑的物价与碎步慢行的工资,九成多受访者认为:“工资坐的是牛车,CPI坐的是高铁,差远了!”针对此,一方面我们要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就是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顺应民意进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如果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税费逐步减少,就应该提高垄断性行业和国有企业的红利上缴比例,以弥补对私营经济采取结构性减税造成的财政收入缺口。
改革财税体制,一方面是经济转型的需要,另一面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改变发展模式的重大课题,意义重大而深远,理应加速推进。
(责任编辑: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