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长姜伟新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农村人居住房面积33.6平方米。姜伟新表示,明年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2010年12月29日《中国新闻网》)
正如人均收入一样,虽然从绝对值来看,已经不算少,但是,这一绝对值的含金量却越来越低,统计数据的快速增长与居民幸福指数的增长并没有同步,相当一部分人群是“被平均”、“被幸福”了。
中国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30平方米,增长了4倍多,且住房质量、住房成套率、配套设施、生活环境等也大为改观。这一点,谁也不会否认,谁也不会对这些数据表示怀疑。
问题在于,过去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的平均数,是在一个相对公正、公平的环境中形成的,可信度较强,公平性较高,人均带来的幸福与痛苦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公正的水平。相反,现在的人均住房面积,是在一种相对不太公平的环境中形成的,高收入阶层、权力阶层,乃至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等占有的住房比重过高,而无房阶层、蜗居阶层占有的住房比重越来越低,导致人均数越来越高,无房或蜗居者也越来越多。
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点是,自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房价出现了飞速上涨、完全脱离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可承受度的现象,造成住房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大大挤压了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费,使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和质量出现了相对下降的现象。
更令人担忧的是,面对房价的不断上涨和脱离国情,以及老百姓对住房问题的怨言不断增多,政府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楼市调控政策出台8个多月,竟然房价岿然不动,甚至在许多二、三线城市出现不降反升的现象,土地炒作、住房炒作现象也是在楼市调控中不断出现,“地王”不断诞生。
必须看到,在房价上涨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住房投资和炒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人均住房面积的可信度就会越来越低,“被平均”的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同时,住房消费挤占居民其他消费的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决不能为人均住房面积的提高而过于乐观,决不能认为人均住房面积绝对量的增加,就意味着住房带给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因为人均住房面积的增多而同步提升了。而必须看到人均住房面积背后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看到那些“被人均”人群幸福指数相对下降的现象。
也正因为如此,在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上,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和办法,不仅要把眼光放在如何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将过高的房价压下来,更要放在如何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上,加大安居性的保障房建设力度,让每个居民都能够通过买房或租房住得上房。同时,对各种住房投资和投机行为以及在住房问题上的腐败和违法乱纪现象,也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切实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老百姓的利益。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