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将是年度汉字的民众表情

2010年11月19日 07:5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王石川

  近日某社区启动了年度汉字评选活动。这个网友推选年度汉字的活动从11月2日开始,12月15日结束,网友们可以自发推选自己心目中的年度汉字。主办方对年度汉字的要求是:“在这一年里,可曾有一些人深深地震撼了你的心灵?可曾有一些事不断萦绕在你的脑海,让你停下忙碌的脚步,对人生、对社会有所思考?如果这些人与事最后都凝固成2010年最真切的记忆,浓缩于一个汉字,你会选哪个汉字来描绘2010年给你的整体印象与感受?”从网友们讨论的情况来看,“涨”暂时取得领先。

  涨,又见涨字。犹清晰记得,2007年年度汉字就是涨。当时有媒体这样报道:“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一定要跑得赢CPI”,很多网友将选票投给了描述物价直线攀升的“涨”字,虽然有关部门一直认为那不叫“通货膨胀”,但“涨”总是没错的。猪年猪肉像坐了火箭般飙升,本质上是“涨”;很多人硬着头皮做了房奴,也是担心房价一涨再涨……仅仅时隔两年,涨字再度有望登顶年度汉字,令人百感交集之余,不免一番咂摸。

  平心而论,纵观今年的年度表情,比涨更暴烈的汉字,多得不胜枚举,比如拆、比如撞,比如狂——官员的狂言狂语令人耳膜疲惫,但为何涨字能够异军突起,遥遥领先于这些更血腥、更有冲击力的汉字?说白了,涨字更有“杀伤力”,简言之,应该有两点原因,一是,一轮又一轮的物价涨势,绝对称得上“动物凶猛”,令人措手不及,难以承受;二是,涨字波及面广,物价上涨裹挟到每一个人,谁都无法置之度外,因此带给人们的冲击具有相当广阔的普遍性,而无论拆还是撞,都只是点状,并不威胁到每一个人。

  在物价上涨的高压之下,民众的生活质量急剧下滑。有也揶揄,比如有揶揄:“蒜你狠”、“豆你玩”、“姜一军”、“苹什么”……有叹息:“去年2元吃四个苹果,今年4元吃两个苹果”,GDP涨了一倍,生活水平下降一半!更多的则是挣扎,是被逼迫出来的生存智慧,比如,近日,一份“菜奴省钱攻略”在网上广为流传,城市菜农也应运而生,有市民在街道的花带上种菜,更有白领在家种:“在花盆里种点葱蒜,省钱又省事”。此外,出现了“涨价不止,抠抠不止”的抠抠族,那些囤积生活用品的达人则被形象地称为“囤囤族”……

  节流还不够,还得开源。问题是,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怎么开?更可怕的是,物价上涨趋势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学者马光远认为:“根据历年中国物价上涨的基本规律,明年的上半年将成为物价集中爆发的极端,季节性因素再加上货币流动的滞后效应,严重通胀的凸显期将在明年下半年。这种情况下,决策层必须提升对通胀的警惕,提高通胀在公共政策中的战略级别,将防止通胀预期的政策及时转型为防止恶性通胀集中爆发的政策。”斯言诚哉!但仅仅提高对通胀的警惕还不够,笔者认为,还富于民,让利于民,是当下最需要考虑的公共政策。

  笔者之所以有此判断,并非臆想。日前,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全国10月实现财政收入7860.3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015.38亿元,增长14.8%。累计来看,前10月全国财政收入70899.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536.02亿元,增长21.5%。无论是14.8%还是21.5%,这一涨幅都是惊人的,事实一再雄辩地证明,国家已经很富了,政府已经很富了。前不久,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传递出的信号不是推动民富吗?既然国家如此之富,为何不让还富于民,比如给老百姓发补贴、减税?

  日前,笔者恰巧看到知名学者郑永年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我在英国观察到,对很多家庭来说,能有几千英镑的存款就了不得了,因为上学不用太花钱,看病不要钱,或者不需要很多钱,住房也不贵。在这些方面有社会政策作保障,那么不消费干什么呢,没必要存那么多钱嘛。”诚然,如果社会保障完善,没有后顾之忧,老百姓自然愿意花钱,即便物价高一点也没大碍,当前,社保体系尚不完善,物价又涨势汹汹,再加上收入微薄,老百姓就必然有强烈的被剥夺感,以及牢骚满腹了。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认为,社会冲突有两大原因:一是不平等的社会系统,即下层成员越来越怀疑现存的稀有资源分配方式的合法性;二是下层被剥夺状态。很显然,物价的持续走高,工资的纹丝不动,这种断裂必然导致和加重民众的被剥夺感。有媒体评价,CPI突破警戒线,将带来险峻的形势,这绝非危言耸听。

  涨!涨!涨!涨字领先年度汉字评选的背后,聚焦了民众焦虑而不安的心情,同时也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个年度的表情。为何这平实的汉字,一下子风生水起,让民众竞相传播、备有痛感?其实,涨字的背后,还汹涌着强烈的民意诉求,简言之就是希望物价降一点,腰包鼓一点。那么,相关部门能读懂涨字,读懂文字背后的民意和诉求吗?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