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出身: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2010年05月25日 10:47   来源:大河网   叶扩

  据5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认为,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更由于目前缺乏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充分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教育投入的价值并未充分体现,而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已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各群体之间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无可厚非,但却不能无视这种差距过分拉大。比如在目前的现实中,由于造成贫富悬殊的原因具有制度性成分,所以这种悬殊还会不断扩大。我们在上述报道中可以看到,所谓的精英阶层正在逐渐封闭,他们可以通过手中掌握巨大的“资本”通过各种手段变现利益,甚至垄断、“出租”社会资源。而且,贫富悬殊的代际遗传性正日益明显,这是更令人忧虑的。

  毋庸置疑,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类似“富二代”、“官二代”、“贫二代”等人身标签的社会。处于底层的社会弱势群体,越来越难以获得通畅的阶层向上流动的渠道,并且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缺乏有效的话语权,在利益表达上也难有舒展的平台,因而很容易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与之相反的是占社会少数的上层强势群体却拥有多数的社会资源,并在制度的安排上占据了话语主流,从而堵塞了阶层向上流动和分享社会财富的管道和机会,在生存空间和社会发展中形成“挤出效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既得的利益。比如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社会群体融入城市的机会;比如城市管理制度,挤压了底层群体的生存空间;比如进入一个行业的门槛正在抬高,这个门槛相当程度上正是那些既得利益者构筑的。

  有专家指出,在社会等级制阶梯中,我们的大学教育已经部分丧失了生产中间阶层的功能。贫苦人家没有钱送子女上大学,即使靠借钱让子女大学毕业后,仍然要面临失业的危机。当然,要想不失业还得要经受“零月薪”的残酷考验:5月23日,北京团市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发布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本科学历人群中愿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达到20%,与去年的1.2%相比大幅攀升!

  这一现象与有钱人送子女上名牌大学,去国外留学,或是花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元进垄断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表面上,“零月薪”是大学生求职心态更务实的表现,但根子里却是无奈的选择和只能向下流动的群体性悲哀。但这些在现实面前,却又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可以稍稍欣慰的是,尽快通过改革消除这种不公平社会现象,已经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这样的改革也许正在酝酿之中。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