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年报暴露的三大暴利行业,除并不让人意外的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外,路桥收费业意外荣登榜首。据已公布年报的路桥业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统计,除了粤富华业绩下降明显外,其余14家公司销售毛利率均值为64.2﹪,净利润率均值为36.6﹪。(《证券日报》3月26日)
这是一个尴尬的信息,本应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行业,反成了暴利行业。
近年来,有关收费公路过多、站点过密、过路费太高、投资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争议此起彼落。在我国约占全球收费公路八成的事实背后,一方面,绝大部分具有市政或准市政属性的公路收费等同于投资者或地方政府的“印钞机”;另一方面,一些已建成的道路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车流量严重不足。
路桥收费业成暴利行业是吊诡的。收费公路从立项、建设、营运、维护都渗透着计划与市场的博弈,权力因素影响甚至决定各种决策,随意改变立项及规划,层层发包的建设模式,以及居高不下的收费标准及维护,加大了道路建设的交易成本。而为抑制各种权力寻租和腐败同样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国家审计署发布的报告称,2007年全国34个高等级公路项目违规招投标、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涉及资金超过160亿元。
事实上,收费公路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表现于结果上。2008年,广东珠三角地区道路收费约150亿元,其中70%转嫁于企业,直接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竞争力。
经济学认为,收费公路的产生主要是为了通过公路收费降低拥挤成本、增加社会福利。为了确保公路的公益性,在发达国家,政府始终是公路投资的主体,收费公路很少且收费金额很低。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公路甚至连收费站都没有。而我国的收费公路大部分都带有或多或少的垄断性,经营者往往会滥用市场支配力,制定垄断高价。
显然,路桥收费成暴利行业,破坏了公共资源、损害了公众福利,必须对其保持足够的警惕。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