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国民收入分配在此之前已成焦点。2月3日,总书记胡锦涛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讲话,提出“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2月27日,总理温家宝与网友交流时坦诚,分好社会财富“蛋糕”是政府的良知。
3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做工作报告,提出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稳定,政协将就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国民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内需不足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提高居民收入以提振内需显得尤为紧迫。但我们必须看到,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根本是要体现政治良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即使经济发展一帆风顺,不公平的收入分配现状也不应继续。
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这一点看来已无需讳言。不合理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在政府、企业和居民这一大的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占比偏低;其次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大的方向是限制高收入阶层,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提高低收入水平,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向居民倾斜。但我们应该看到,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革只是一个方面。因为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不仅是分配格局不合理造成的,社会成员在获取财富过程中的机会不公,是导致财富拥有量悬殊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获取财富的机会不公,目前最为公众诟病的,一是垄断集团依靠不公平竞争攫取的高收入。高速公路收费员、水务公司抄表员收入过万,个别垄断行业员工每年数十万公积金等问题,早已激起普遍公众强烈不满;二是公务人员特别是官员的灰色收入、过度福利以及贪腐所得。落马官员动辄过亿的非法收入,洗脚发票也能报销等丑闻,三公消费的铺张现象,无不一再刺激公众的神经,然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却阻力重重,千呼万唤不出来;三是因权力不清洁导致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贵子女在经商、就业、升迁等诸方面享受的种种优待。
因此,社会财富分配要实现公平正义,绝非改革分配结构这么简单,分配结构调整,可使国民收入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分配比例更趋合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但要改变收入差距过大,财富向社会少数人积聚的现实,尚需相关的社会和经济政策调整,政治面貌变革来实现。
让经济竞争主体更加充分,让公民享有应有的利益博弈能力,让民主监督、公开透明成为权力运行的基本特征,让社会成员有公平的机会去获取财富,都是保证国民收入公平分配的题中之意。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