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来越多的经济大省已“富可敌国”。昨日发布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显示,2008年,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和南非,在G20各国中可排到第16位。(3月1日《广州日报》)
在这本新鲜出炉的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可以看到,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等省的GDP都超过了G20部分国家。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看,上海、北京和天津三个直辖市也毫不逊色于G20的部分国家,其中上海可排在12位。
细读这份蓝皮书,涌上心头的是无比自豪。得益于上世纪的“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三十年改革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事业建设有序推进,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从上面蓝皮书中的数据我们即可清晰感知。消息中用“富可敌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种斐然的“殊荣”,经济搞上去了,有些省市甚至比别的发达国家更有钱,不得不说令人“扬眉吐气”。可是,在这种殊荣的背后,我隐忧感受到了“富可敌国”的另一个层面——社会文化的缺失。
如果把经济比作一个人好看的外衣,那么社会文化则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经济上的“富可敌国”固然使人羡慕,社会文化上的“富可敌国”则更显弥足珍贵。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做的更多的只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余各项事业则被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我们知道,每个省市之间都有考核地方经济水平的价值标度——GDP,为了GDP的无限增长,有的地方饮鸩止渴,砍掉支撑自己发展的社会文化这条腿。以牺牲环境来换取GDP的增长、无视和掩盖社会矛盾、一切向政绩和口号看齐等。此类行为的意图不是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和进步,而是利益熏心下的“政绩汇报”,最终的恶果是导致社会贫富悬殊拉大、社会群体矛盾冲突不断、市民人格理性的衰竭。典型的例子如前不久的“卖豆饼太婆成被告”、“城管和市民冲突”、“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等。
只看GDP的高低,只论经济上的“富可敌国”的社会最多只能算是“单面社会”。一个高度现代文明、健康进步的社会不能仅仅满足于经济腾飞的快感,更着重内在的社会文化魅力。因为,社会文化才是整个社会的灵魂和心脏。具体到省市GDP“富可敌国”这则消息来说,笔者以为经济上的“富可敌国”固然重要,固然值得骄傲,但如何平衡经济腾飞和发展社会文化、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悬殊、丰富市民精神生活、着手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难题乃是最重要的。归结起来无非是要达到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两翼并举的“富可敌国”,但这也正是多个省市GDP“富可敌国”的尴尬。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