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机关驻京办,近日迎来了一个或将关系其生死去留的消息——据悉,有关主管部门刚出台一个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管理的红头文件。信息显示,在未来的6个月内,数千家驻京办将被撤销完毕。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的特定权力机构,应该说驻京办本身并没有原罪,在比较长的一段时期里,驻京办还承载着维持乡土情谊、加强地区间合作、协调府际关系等诸多积极功能。但近年来,数量剧增的驻京办也在日益被“污名化”,而这种“污名化”又缘于其自身的弊端凸显:职责不明、浪费公共财政、管理紊乱,以“公关”手段干扰国家资源分配与行政审批。正因为如此,报章坊间要求整治驻京办的舆论诉求一直没有停息。山东省潍坊市等少数地方政府,也已悄然撤销了当地驻京办。
尽管还未得到官方的公开认可,但“6个月内数千家驻京办将被撤销”的可能举措,还是传递出了不容忽视的正面信息,那就是:更高权力层已开始正面审视驻京办所存在的积弊,制度转型与民意的有机契合值得期许。这固然令人欣喜,不过在笔者看来,撤销还远不能为“驻京办问题”画上终结的句号。从一开始言之,公众真正关注的,也不是驻京办的存撤,而是驻京办背后的权力透明与权力规范之忧。
公众之所以会对一些驻京办的表现屡屡不满,除了因为少数驻京办是贪污腐化等违纪违法现象高发区外,指责还主要集中于两点,那就是驻京办的“跑部钱进”与“招待腐败”。许多事实早已证明,在驻京办的生存语境中,这两大弊端的确大面积地存在,其早已不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想与想象。但值得一问的是:众多驻京办为何热衷于类似的公关手段?很显然,以“公关”获得更大收益是一个原因,而且往往成效斐然。当然,“公关”的背后,隐藏着国家资源分配,以及行政审批制度方面的深层不足。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当前的不少领域,相关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还比较弱。而在行政权力能力的层面,中央与地方之间责权的划分界限尚不完全合理。常见的情形是,中央相关部委掌握着权限非常大的财政分配、人事任免、政策制定、行政审批等权力。且这种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并没有完全置于监督之下,还常常或多或少带有“人为”的痕迹。正是这样的制度语境给予了驻京办大力公关的源动力。也正因为如此,当各种资源分配性制度即将出台之际,相关部委门前总是人头攒动,一次次成本不菲的公关在看不见地进行,也在一次次激发作为纳税人之公民的不满与焦虑。
作别了驻京办,并不等于就作别了“驻京办问题”。在作别驻京办的制度性手势中,还应有对“驻京办问题”背后制度性根源的深入反思,以及继而行之的制度性纠偏。
只是“撤销”,作别驻京办的制度性手势依旧是孤独而乏力的。从公众指责到“6个月内数千家驻京办将被撤销”的举措可能出台,咀嚼这种进步的力量与方向,我们更愿意相信,这种后续举动不是不来,只是来得稍微晚了一点而已。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