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惹非议,是政府主导不够?

2009年11月16日 07:59   来源:红网   郑渝川
    11月14日,在环渤海区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论坛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等与会专家发出呼吁,政府应科学开展就业指标的统计和发布。专家认为,当前的就业指标统计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各部门口径、数据结果不一,由此招致怀疑。(《中国青年报》11月15日)

    此次论坛的与会专家将就业率引起社会非议的原因解读为,政府及民间“数出多门”、标准不一、结果相异,由此开出了加强政府主导、规划统计标准的“药方”。这其中隐含着的逻辑前提是:政府主导的数据统计更具权威,更能化解争议,而“被就业”的荒诞现实是政府间不同部门及民间机构多个统计体系所造成的。

    提升公共管理数据统计的科学性,并由此提高决策水平,这种思路本来并没有问题。事实上,不惟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其他各类指标如职工平均工资数、劳动合同签约率、企业税负和信贷水平等,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都存在“硬伤”。究其原因,除了数据收集分析各技术环节的能力不足,最主要的还是数据采集、归类标准本身的滞后,如毕业生就业及企业职工收入等数据的统计,缺失中小民企、个体工商户、村镇企业从业者及农民工、自主创业人员数据。一些地方有意识开展了前述门类的数据收集,媒体和社会组织也在基层积极开展个案调查,然而都很难保证采样的覆盖广泛性和真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级政府确应在增进公共管理数据统计科学性上发力,减少因数据不真实而带来的施政偏差。

    然而,不同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和社会组织数据统计、发布的差异,却不像前述的专家批评那样,该拿去承担社会批评。统计视角和数据采集都存在误差,不可避免存在差异,更何况在现今社会环境中,不同来源的数据发挥着相互制约的效应。正如批评家们所津津乐道的,真正最容易犯常识性错误、最容易引发质疑的数据,往往并不出自民间来源,而是政绩驱动下的某一级地方政府、某一个主管部门的“杰作”。导致出现这类问题的,其实不在于统计标准是否科学、统计分析能力的强或弱。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就是最典型例证。具体到每一个积极“造假”的学校,他们绝不是不知道人事、教育部门发布的统计要求,如实查清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就业情况也并不难。在造假迷局中,学校非但没尽到如实统计上报、分析数据的义务,反倒更进一步,扮演起强行压制、诱导、教唆、恐吓毕业生配合造假的“凶恶角色”。很显然,就业率本身不是什么万恶之源,只是因为它牵涉到太多利益(如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招生指标、专业设置等);与之同时,考核方十分懒惰,只会“螺蛳壳里做道场”,就“数据”而“数据”,压根不开展现场管理,又无通畅的民意渠道、有力的调查机制,对外界批评从来就下意识的反对、否认或者推说“那只是个别行为”。

    前述那番专家建言应该会得到主管部门的“积极效应”,因为它本身并不触动就业率背后的造假逻辑和利益格局,反倒因为建立“新型”、更“科学”的就业率考核机制及相关试点、验收、评估流程,可以带来数量不菲的公共资金注入,可以保证很多专家的项目参与、分红和出镜机会。而且,还能帮助形成主管部门垄断就业率数据发布的架势,打击那些不配合、唱反调的民间声音,岂不是大大的“美事”?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