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炒作”这个词语已经和大众生活密不可分了。从炒房、炒股、炒黄金到炒大蒜、炒绿豆、炒辣椒,只要想获取暴利就离不开炒作;从影视明星到寻常百姓,但凡想大红大紫也得依靠炒作。随着最近几天各地高考陆续放榜,新鲜出炉的高考状元们也成为了商家、学校争相炒作的对象。
近日,杭州出现一种叫做贴身侍卫的内裤,内裤包装盒上印着5个2009年各地高考状元,同时还附送一本由状元们编纂的夺冠秘笈。高考状元们已成为消费目标,无论是否真的与高考相关,商家们都想沾一沾状元的光。
喜欢炒作“状元”的人,无非就是两种目的:一是为名,二是为利。为名的想往自己脸上贴金,为利的想把自己的腰包弄肥。比如,商家是为了利用状元的名气宣传产品,从家长口袋里赚钱;学校作为培养状元的摇篮,高高捧起状元是为了扩大知名度、美誉度,获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和嘉奖,期望能换来政府部门的政策倾斜和资助。
可能一些人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眼球经济”的年代,商家、学校看重高考状元的“名人效应”,一方面契合了大众根深蒂固的状元文化心里,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当下人们对高考状元的追星需求。在状元光环不断照耀下,商家和学校各取所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收囊中。
看似皆大欢喜,却忘了这些十八九岁的孩子。他们只因高考成绩出色,就被人冠以状元称谓,当作道具,派上各种用场。各方为了迎合自己的利益需要,全然不顾高考状元的未来成长。炒作状元实质是“捧杀”高考状元。此前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没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6月28日 中国新闻网)
可以肯定的说,以培养“高考状元”为目标的教育,最终势必导致越来越多的学校陷入高考升学率的惨烈竞争;以炒作“高考状元”找到发财致富捷径的企业,抓住的是家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理,所推销的产品也必定达不到其吹嘘的功效。
“高考状元热”,乃至高考经济的兴起,固然有市场的考量,但也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造势成分。从本质上说,它是依靠吞噬考生身上的养分来维持的。而无法逆转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状元文化,排名竞争的社会心理,以高考为指挥棒,以升学率为命根的教育机制才是这种经济现象高温不下的原因。
炒作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它是一种切中受众心灵要害敏感区的智慧。但从高考状元等事件的炒作中,想必大多数人只能闻到那发腐的铜臭味儿。不过,让十八九岁的孩子提前感受到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和喧哗浮躁,或许是另一种成人教育吧。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