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问题高发不容忽视

2010年07月25日 10:35   来源:南方日报   李江涛
    上至社会精英、下至草根阶层,相当多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不再是某些特定群体的专利。

    一、当前我国社会心理问题高发的特征

    心理问题(或称“心理疾病”)以对他人和社会的怨恨、不满为主要特征。无论表现为杀人泄愤,还是聚众闹事、持续上访,都与长时间的怨恨积累和不满上升相联系。

    心理的扭曲与变态现象增多,不良心理普遍化。上至社会精英、下至草根阶层,相当多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不再是某些特定群体的专利。

    越来越多的心理疾病通过极端方式表现出来。如果心理投射的目标明确,便毁灭这个目标;如果不明确,便将毁灭目标低成本转移。这个目标包括自己。极端行为并不是使自己获利,而是取得心理平衡。

    心理疾病通过现代传播工具呈迅速蔓延趋势,传染性很强。极端行为的负面示范作用凸显。

    二、社会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

    社会快速变化导致的“失范”状态,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困难。价值观的分化与制度变迁的滞后,使得社会心理的不适应性上升。

    生活节奏加快,使心理紧张、压力加大。生活内容增加使得选择也增多,从而时间被切成碎片。人际互动所投入的时间不足,心灵孤独又不能及时获得慰藉。

    被社会公认的不平等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诸如“三农”、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以及征地拆迁补偿、垄断企业高收入、权力部门高消费,等等,容易引起底层社会心理与情绪上的对立。

    社会缺乏舒缓心理紧张、安慰心灵孤独和医治心理疾病的机构。西方的宗教对调节心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还不具备疏导社会心理的能力。各级政府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处理显得被动,基本上只是见招拆招。

    社会教育体系的功能缺失。无论是家庭、学校、工作单位还是社会,都不够重视或不懂得如何进行人格教育和心理辅导。教育的急功近利使得教育者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教育,忽视心灵塑造和精神修养。不良心理因素不能及时得到清理和纠正,诸如妒嫉、刻薄、贪婪、小气、吝啬、偏执、自私、恐惧,等等,很少有人对此进行心理分析,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三、解决社会心理问题的思路与措施

    社会失衡必然导致心理失衡。要加快改革步伐,通过制度变迁调整利益结构,平衡各阶层和群体的目标诉求。当前紧迫的任务包括分配体系的调整,福利制度与公共服务的改革,对特权获利群体的限制与规范,底层社会的社会供给,等等。

    改革教育目标与内容。一是编写家庭教育指引,帮助家长科学地引导子女的心理发育和人格形成;二是在学校开设心理普及课程;三是开展对学生的年度心理状况评估。

    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学校和用人单位要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可以面向社会聘请兼职者或志愿者,特别是有专业素养和有经验的专家与实际工作者,推动家庭、学校、单位内的谈心、沟通、对话活动。

    关注网络动态。组织专家经常分析网络上出现的社会思潮及各种不良心理表现,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主流声音畅通无阻,让真理的光辉深入到人们的心灵。

    定期与农民对话。特别要针对二代农民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上岗前教育。引导他们设计个人发展的可达性目标,不要盲目提升他们的目标预期。

    提高对社会精英的约束标准。在我国,高校导师学术造假,不务正业跑江湖;官员私德败坏,公众人物丑闻缠身,等等,是到了下决心清理的时候了。如不解决社会精英层的示范问题,社会心理的扭曲、变形则会愈演愈烈。

    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公平、正义问题。通过广泛讨论寻求社会共识,及时纠正对公平原则的片面理解和滥用,防止重新滑到平均主义的老路。

    作者系广州市社科院党组书记、研究员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