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粮食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实际增幅达到9.2%,农民工就业形势稳定,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好于年初预期,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全年经济工作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我国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立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特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发展上水平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给从长期短缺变为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农村发展环境由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经过10余年发展,这仍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特征。从农产品供求格局看,耕地等资源快速减少,需求刚性增长,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从农业农村发展环境看,“受市场约束越来越大”的判断已经成为现实,受“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影响的局面日益显现。同时,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又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阶段性特征表现得更加突出。从指导思想看,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站在全局的高度,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形成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政策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开创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从发展背景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08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1.3%,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到39.6%;城镇化率达到45.68%。这些指标表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已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城乡发展的互补性、互动性增强,当前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从农业发展规律看,我国农业与国民经济以及世界农业的关联度不断增强,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不断加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
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应着眼于建设新农村这一长期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根本要求,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从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来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求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要求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加快农村人口在城镇转移就业和落户;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要求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更加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总体看,把握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机遇,就能够加速农业农村发展向更高阶段迈进。
把握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
受市场经济、资源禀赋的影响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的引导,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一是农业产业布局的区域性。东部地区重点围绕国际市场和城镇需求发展效益农业,中部地区定位于粮棉等大宗农产品的主产区,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带和块状生产布局。二是劳动力流动的区域性。农村劳动力主要由中、西部向东部流动,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就地就近就业的区域性特征也开始出现。三是农民增收的区域性。比如,2003年—2007年,上海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是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贵州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黑龙江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是家庭经营收入。四是城乡统筹的区域性。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江浙等地,统筹城乡迈出实质性步伐。经济欠发达地区除中央政府统一“埋单”的项目外,城乡统筹还基本处于规划阶段。
资源禀赋是区域化特征产生的自然基础,耕地和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的分布决定了基本的农业区划。经济发展是区域化特征产生的社会基础。比如,江浙地区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发展非农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政策引导是区域化特征产生的必要条件。国家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各地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集中度。比如,农业部2003年启动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到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别达到98%、80%、70%和59%,4大粮食品种、9个优势区域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5%。针对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应依照不同区域的要素资源状况,突出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采取不同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区域的比较优势。
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应对危机冲击的结构性特征,充分利用“大国效应”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不同产品、产业和区域的表现差异很大,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一是不同产品和产业受到的影响不同。园艺类产品和部分水产品所受冲击最大,而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变动和所受冲击不大。二是不同区域受到的影响不同。沿海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受到的影响大于内陆地区。三是不同群体受到的影响不同。收入来源以打工收入为主的农户所受影响较大,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的农户所受影响较小。
结构性特征的形成,不仅由我国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所致,也与“大国效应”密切相关。我国是一个大国,因而能够将农业农村经济所受影响压缩到最小程度。一方面,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主要依靠本国,对进口的依赖性不大。同时,我国地域辽阔,在区域间、品种间调控的空间比较大,回旋余地大,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化解国际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政策具有大国的自主性,不因国际形势变化而亦步亦趋。2008年以来,我国几次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对油菜籽、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临时收储,调整粮食出口关税,干预生猪、奶粉的市场价格,这对稳定主要农产品生产和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减轻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同时也应看到,除粮食外,油料、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强,需要引起重视。总体而言,规模和总量意义上的大国经济特征既表现为内部的相对稳定和较大的回旋余地,也表现为来自外部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大国效应”,在提高总量绩效的同时更加重视结构性问题,针对不同产品、产业和区域,采取差别性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
把握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特征,增强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凸显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一是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其他产业的风险更容易转移到农业领域。近年来农业发展受到生物能源产业影响,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又与石化能源价格息息相关。2008年以来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对世界粮食价格的影响很大,也间接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和价格产生影响。我国粮食、生猪等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越来越短、幅度越来越大,增加了生产者应对的难度和政府调控的难度。二是劳动力流动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有1.52亿农民工在本乡镇以外就业,其中大部分转移到东部地区尤其是外向型产业,世界经济波动必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产生冲击。三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我国农产品市场日益开放,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更加隐蔽和多样,农产品对外贸易风险增大。四是农民增收的不确定性。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两项合计超过90%,而家庭经营收入和务工收入都是由农业外部因素变化决定的,农民增收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
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受外部经济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经济和全局视角来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在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政策调控措施的灵活性,不断增强应对外部冲击和变化的能力。
推动政策创新,提高宏观调控的灵活性 今年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十分艰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要求我们把握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特征,推动政策创新,提高调控水平。阶段性特征要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制定出台有利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区域性特征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优化农业农村经济布局结构;结构性特征要求针对不同产品、产业和区域采取差别性的应对措施;不确定性特征要求政府的调控政策和管理体制更具时效性和综合性,降低农业农村经济受非正常波动的影响。
可见,在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的同时,应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着力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灵活性。一是政策目标的灵活性。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同时综合权衡农民就业、农业竞争力、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二是调控时机的灵活性。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和价格的监测,建立农产品贸易预警机制,灵活把握调控时机,由事后调节为主向事前、事中和事后调节并重转变。三是政策手段的灵活性。善于运用价格、补贴、税收和进出口调控等多种手段打“组合拳”,克服单一政策工具的局限。
(作者为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