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与要求

2009年12月20日 08:01   来源:沈阳日报   储 霞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命题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揭示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属性,而且赋予了党的建设新的更高的要求。

    “党的建设科学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党的建设必须按照政党建设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运行。具体说,就是要求党的建设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作保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

    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前提,是保证党的建设科学运行的决定性力量。

    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全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逻辑性,科学合理地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所提供的认识世界、分析问题、能动实践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党的建设;必须尊重并体现科学理论的创新品质。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科学理论的重要品质。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要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突破自我,开拓思路,充实新的建设内容,寻求新的建设形式,促进党的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提升。

    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邓小平提出制度建党的新路,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载体、依托和保证,从此进入党的建设领域。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党内民主、贯彻民主集中制、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反腐倡廉等方面建立了大量制度,制度的功效有了一定的显现,党内生活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然而,虽然我们建立了许多制度,但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制度运行都不够科学完善。导致已有的一些制度因过于笼统抽象而在实践中形同虚设;有些制度看起来明了,运作起来却无所适从;有些制度运作上虽天衣无缝,结果却不能完整体现制度本身所应当体现的原则和精神。因而,用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说到底,就是要使建立的制度符合科学化的要求。

    这种科学化的要求突出体现在制度的科学设计与机制的完整建立上。制度是一个多层次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党内的根本制度,也有促进党内根本制度得以运行的各种程序性制度,还有确保党内根本制度完整准确体现的各项保障制度。其中,根本制度规定了党的建设的内容、要求和方向,程序制度则是落实和体现党内根本制度的关键环节,保障制度则是完整体现党的建设实质、获得正确民主结果、从而发挥根本制度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同时,只有将各个制度有机联系起来,进行动态化地运转,制度才能发挥相应的功效。这样一来,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就显得尤其重要。社会科学意义上的“机制”,是指把握系统内各种要素功能和互动关系,从动态角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应。如果说,制度所体现的是一个个不可逾越的规矩,重在引导、控制和规范人的行为,那么,机制就是将一个个制度联系起来,对制度发挥作用的各种要素进行有机组合,使制度有效运转。

    因此,从制度的整体性要求来看,党的制度建设必须注重制度的全面、完整。在设计时要明确制度的内容、程序和运用的边界,力求细致严密,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从制度的实效性要求来看,党的制度建设必须考虑制度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制度间的链条体系,保证制度间的相互辅助,实现制度间的有机配合,从而构建起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科学方法是科学理论的实践形态,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关键。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科学,直接决定和影响党的建设成效。在党的建设领域里,没有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任何时候都适用的方法。要想提高党的建设成效,党的建设主体就需根据变化了的任务、环境,寻求新途径,采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为新形势下的党的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在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从总体上说来,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矛盾,仍然还有不适应的地方,战争时期的、计划经济的色彩依然存在。比如,在党内成员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民主意识日渐增强的条件下,思想教育中的民主、平等、互动式的思想沟通交流引导依然比较欠缺,灌输的说教式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再如,面对党内的诸多问题,运动式的解决惯性并未消除,做起来仍习惯于轰轰烈烈,声势浩大,但由于缺少细节的设计与体系化的制度支撑,结果常常只是控制了问题的表层,而无助于问题的深层次解决,反倒助长了形式主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武装革命斗争过程中、在计划经济环境中所创造的许多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极大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当整个中国已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置于全面开放的环境后,党的建设方式必将随之进行调整和改变。

    显然,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方法探索上需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以往党的建设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甄别、界定,而不是抽象笼统地讲继承。对其中仍然适用于今天党的建设要求的予以肯定和确立,不适应的予以中止和废除。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适合新形势需要的新的方法。按照科学化的要求,这些方法应包含现代科技元素,体现民主发展要求,符合开放性社会特点,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而这些方法的运用,将有助于增强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和实效性,实现党的建设新的形态,促进党的建设由单向走向互动,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

    (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