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红能否不再孤军奋战

2009年12月08日 06:19   来源:人民日报   李泓冰
    事隔十来年,查文红再一次成为新闻人物。

    这位45岁下岗的上海女工,主动远赴安徽砀山山区任教,兢兢业业八年之久,终于疲惫得病倒了。她的病体,让上海和安徽两地无数民众牵挂,引出一连串的温情故事。

    查文红的故事,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温暖。翻检出8年前曾写过的一篇时评,《走出去的查文红》,越发感慨。当时媒体对查文红报道中有一个细节——第一次去砀山,查文红几乎是偷偷摸摸去的,因为“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份讥笑”。据说,她的亲朋好友,开始几乎没有人支持她,“她脑子有毛病”……

    现在,曾经“偷偷摸摸”、被讥笑的查文红,用她长达12年对异乡的奉献,赢得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尊敬,也赢得砀山师生的爱戴。

    只想“做着我喜欢的事,为了让自己活得有意义、有价值”的查文红,在当初遭遇猝不及防的“下岗”时,不甘于只能“当保姆”而选择了“出走”,到无需教师上岗证也能执教的砀山,教出了重点中学升学率最高的班级——想象一下,如果查文红当年不“出走”,她只是上海街头不会引起任何人注意的普通家庭妇女,砀山则将少了几位走进重点中学甚至大学的孩子。查文红不只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很多砀山孩子的人生,不管是否走进大学,他们从这位女教师身上,不只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做一个能发出光和热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查文红的人生价值,并不亚于从欧洲出走到印度、让全世界尊敬的特蕾莎修女,那位毕生以做“穷人的小姐姐”为荣的著名女性。

    然而,尽管有了一座城市的精神支撑,有了许多热心人的关爱资助,但在魏庙,查文红还只是孤军奋战;在更多贫困山区,依然有无数孩子失学。所以她很疲惫。

    事实上,上海等东部城市,是一座座人力资源的富矿,曾经拥有众多像查文红这样朴实而有才智的产业工人大军,产业结构的调整,让他们一下子在城市中失去了曾经的辉煌,甚至是安身立命之所;还有众多退休职工,他们依然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体魄;更有大量求职困难的大专毕业生,辗转于各种招聘会,简历散落一地……但是,同样的一群人,失望于此地,却可能厚望于彼地。在中西部,他们是被渴望、被强烈需要的人才。

    东部反哺西部,城市反哺乡村,这些年各级政府都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实事,大部分集中于经济层面,局限在项目和资金的帮助。如何发掘东部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让更多的“查文红”,在中西部发出灿烂的光和热——这能不能成为东西牵手、城乡互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说别的,单看数以千万计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爱与哀愁,正在牵动着越来越多的视线。能不能由政府和民间组织出面,组织一批东部城市的退休职工、退休教师和应届毕业生,分期分批、有一定报酬地赴西部支教或在心理上、生活上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呢?一来,可以提高中西部农村的教育质量,缓解教师荒;二来,能够抹去留守儿童心灵中的冷漠、孤独甚至对城市的仇视,加强东与西、城与乡的人际互通和了解。

    果如此,查文红将不再孤军奋战,更多成人和孩子的人生,将因此而重放异彩,城与乡,或将因此而获益良多……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