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不应止于“钓鱼捞尸”

2009年11月23日 08:14   来源:光明网   赵查理
    有网友提出:“那两个落水少年是和渔船老板串通好了,是民间倒钩钓鱼捞尸陷阱。他们故意落水,引别人来救,然后在水下拖住别人,等别人淹死后让渔船老板赚钱。”对此,荆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张卫平表示,目前两个调查组的调查都没有发现有这样的情况。(中国青年报11月8日报道)

    长江大学三名勇救落水少年的学子尸骨未寒,但是相关舆论已经一波三折了。最初是大学生见义勇为,到附近渔民见死不救,到捞尸船坐地要价涉嫌勒索,再到民间倒钩钓鱼捞尸,舆论也从最初的只是见证者质疑,到现在网民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猜度这件事情。说到底,公众的渴求和愿望指向的只是——真相。

    公众对大学生救人这件事情的意见其实是一致的,在这个道德缺失的年代,他们值得褒扬,应当成为公众的精神楷模。但是,当地政府在急于树立英雄形象的同时,却忘了,现在公众不需要“高大全”式的人物,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平民英雄。正是因为急于往脸上贴金,当地政府才在此后的一系列事件中进退失踞。

    看来当地政府是爱面子的,当媒体大肆宣传大学生勇救落水者事迹的时候,政府高调亮相给予肯定。当出现不同的甚至质疑的声音时,政府又按照以前的老路子,不理不睬冷处理,你能奈我何。没想到的却是,这是互联网时代,而网络时代“蝴蝶效应”更容易形成:一个合理的质疑,就能引起千千万万个人的响应,形成巨大的舆论风暴。

    调查组成立了,但是真相来的依旧迟缓。当渔民也是救人英雄,当“挟尸要价”者并不是老板,真相像挤牙膏一样被挤出来。这种迟缓的后果就是,公众渐渐失去耐心,自己去寻找真相,于是就有了“民间倒钩钓鱼捞尸”的说法。调查组和背后的有关政府部门却陷入了一个窘境,他们需要给公众一个满意的说法,但是他们的结论却越来越得不到信任。

    “民间倒钩钓鱼捞尸陷阱”这件事,归根结底是民间舆论和政府权威在博弈,博弈的代价是政府公信力。由于民间舆论团体成员的不确定性,怕输的必然是政府部门,因为它在明处,它无处可躲。当调查组拿出结论的时候,应该掂量的是,自己应该怎么样对自己说出的真相负责,而不是,由于某些原因和后果,自己应不应该说出真相。

    现在,公众需要的真相不仅仅是捞尸船老板是否涉嫌敲诈勒索,是否真的存在倒钩钓鱼捞尸。尽管在大学生救人这件事上,舆论尚没有直接质疑政府。但是,据新华网报道,这块险滩每年都死不少人,最多的一年死了18名落水者。那么这个时候,有关部门在哪里,这么多年是不是很可能一直不作为?!

    在涉及公共利益的时候,政府从来都是当事人,从来都不应该是第三方。当公众把自己内心的疑问指向具体的某件事情的时候,潜意识里更多的是想知道,政府在这件事情上做了什么,或者说曾经做过什么。而只要这个真相还没有得到清楚明白的解释,恐怕,公众的追问就永远不会停止。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