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报道,云南师宗县煤矿发生事故后,多名目击者和当班矿工表示,当天的私庄煤矿值班领导并未带班下井。事发后,矿领导齐谷明才匆忙下井,并把脸涂黑,伪装井下逃生的假象。
这些年来,矿难一直是困扰安全的大问题。安监局领导一直处在怒不可遏的情绪状态中,不断飞行检查,不断善后,不断处理,也不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规定。但是,矿难就是避免不了?何也?不是高层不用心,不是政策和规定不给力,关键的问题是,规定是规定,执行是执行,上级规定往往在执行过程中,被架空、打折了。以领导下井为例,这一政策甫一出台,舆论就有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担忧。事实证明不无道理:师宗的矿领导齐谷明伪装下井,很有代表性。更有“创意”的是,广西河池朝阳煤矿曾突击提拔了7名矿长助理下井带班,而包括矿长、副矿长在内的5名主要领导却稳坐在办公室里。如果让网友列举,还可以找出许多漏洞来。一项政策出台,决策者应该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情况对政策打补丁,以保证政策的完善和可执行,可惜的是,一些普通百姓、非专业人士都能够预见到的问题,决策者总是信心满满地认为可以规避,结果,总是不幸而让人言中。
再讲到另外一个事:11月13日《京华时报》报道,全国已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中约1/3属“挖坑待建”情况。对此,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开工标准是,规划设计的永久性建筑工程已进入地基基础的结构施工,仅搭建施工现场围护设施或仅开挖基坑的,不计入已开工套数。
这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媒体说的数据未必有官方权威,但却指出了一个事实,就是中央下达的保障房任务,到地方上去,有可能被以“挖坑待建”或者其他的形式来消解,把“开工率”的数字糊上去再说。
由此想到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漂亮的数据,只注意下通知、出规定,但却在执行环节没有较真,这才导致形式主义盛行,导致弄虚作假、糊弄上级成为不二法门。保障房,领导下井,其它的一些规定,不也是这样?如果放开监督,加大惩处力度,扩大行政决策和执行的透明度,这些问题,本都可以避免的。怕就怕这样的想法:一公开,就可以监督了,一监督就露怯了,一露怯就麻烦了。为了不麻烦,结果,就是大家都能想到的了。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