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截止3月31日,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有643家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107家企业停产整改,426家企业未通过审核,未通过审核和停产整改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乳制品。(中新网4月2日电)
三聚氰胺是中国乳业发展史的一个“分水岭”,它不仅把三鹿送上了历史的绞刑架,更动摇了人们对中国乳业的信任基石。一度时期,中国乳业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蒙牛、伊利、多美滋等多个品牌虚虚实实陷入各自纠结不清的门事件。而今年的“皮革奶”丑闻,更是雪上加霜。内地居民抛弃国产奶粉,纷纷赴港澳抢购奶粉。可以这么说,中国乳业中任何一个企业的个体危机,都会复加在中国乳业所有企业身上,“一损俱损”的信用危机与连坐效应给监管者出了一道现实考题。奶企生产许可的重新审核,可以看作是第一张试卷,折射了监管部门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的积极姿态,体现了对民生大事懈怠不得的高度责任感,值得肯定。
诚然,各地质量监督部门已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了通过乳制品生产许可重新审核的企业名单,并链接到质检总局网站,这样可以方便公众登录查询。但是,第一:买一盒奶粉或选择某一品牌的早餐奶,都要登录质量监督部门的网站,显然太麻烦了。第二:通过审核与否有哪些硬件标准,尤其对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指标情况不得而知,尽管选择了过关的企业,仍然心有余悸。就是说,相信监督部门的严格把关,但这样的信任不应基于仅有名单的抽象概念,还应该有更为具体和具有说服力的指标为证。
第三:仅公布“过关奶企”还不够,应将未通过审核的企业也和盘托出。这样消费者可在购买时作出“正反两方面”的判断,以免不慎误购“门外奶企”的产品。无论是通过审核的,还是未通过的,都应采取更为广泛和便于公众知情的方式向全社会公布,如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利用门户网站公布以及直接要求商家在经营网点醒目处公布。如有整改解禁和重新洗牌,这“一正一反”的两大名单作出及时更新,始终在公众的视野之中。这样对通过审核的奶企可起到广告作用,对未通过的“黑名单”,亦可作为曝光记录。可以说,奶企信息公布得越细,公众的不信任心态就会变弱,直到彻底消除。
当“双汇万岁”成为公众的刺耳噪音,在食品安全的保障制度与举措中,人们更期待监管者的未雨绸缪,快人一拍,提前启动,高调设防,而不是闻“祸”而动、事后监管。作为质量监督部门,在督促停产企业限期整改、依法严厉查处的同时,更需强化信息披露的及时、全面与准确,唯有此,才能推动肩负起创造健康,哺育下一代的乳业重整河山,才能建立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公信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公众的忧虑。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