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则上说,国家统计局即使面临这样复杂的环境,也应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超然性,因为很大程度上,国家统计局的公信力代表了中央政府的公信力,公信力也不是一两次就建成的,统计局应当顶住压力,尽力抵制各种试图扭曲数据的势力,那么重建政府权威乃至成为塑造政府公信力的模板都可以期待。
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可能是除外交部之外最忙的发言人,他们经常要出来解释民众对某些数据的质疑。前天公布的一月份CPI数据同比上涨4.9%,不少学者称,一月份的CPI数据被“人为控制”了,按照原来的统计方案将在5%以上,甚至能达5.3%。国家统计局官网照例回应称,CPI权重调整导致数据被拉低0.3%的说法不实。昨天,国家统计局又公布新房价统计调查方案,这个新调整方案早就酝酿多时,去年统计局面临过数次统计数据公布后民众一片质疑的尴尬局面,其中尤其以去年3月份公布同年2月份全国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5%那次引起的质疑最大,因为当时房价正在节节攀升,这个数据与民众感觉相差得实在离谱,事情最后逼得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两会”上承认统计方式存在缺陷,并称统计局正在改进房价统计方法。
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这个新的统计方法。在昨天的记者招待会上,统计局详细解释了新的统计方法与旧方法的不同,但其实民众压根不关心这些,不管什么样的统计方法,民众真正关心的是统计局能不能给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具有公信力的数据。“公信力”,这才是统计局改进任何数据统计方法的唯一标准,考验此次统计局新房价统计方法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民众对这一数据是否认可,民众认可、专业人士认为偏差不大,这样的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就是有公信力的,如果和民众感觉仍然相差甚远,什么样的统计方法都不顶用。
近几年,质疑乃至嘲笑统计数据几乎成了中国传媒界和民间话语中的独特风景,去年初,南京市代市长季建业就说“六成民众收入系被拉高”。有趣的是,一方面上至高级官员下至普通百姓,每个人都对某些虚假数据心知肚明,但另一方面,这些数据仍然充斥在各个领域,似乎无人能管,也无人可以改变这个局面。大家都在骂假,大家又都在造假,问题出在哪里?国家统计局作为一个这么大的国家的权威部门,竟然屡犯低级错误,置政府权威和公信力于何地?如果追根究底,我们当然不能将责任完全归咎于统计局,各级统计局缺乏独立性,一方面成为政府的附庸,受制于各级政府,一方面受制于某些经济利益集团,当然会导致最终出台的数据缺乏独立性。统计局并不是一个超然的部门,它同样与无数利益体的命运息息相关,以房价为例,房价数据如何,在政治上,直接影响的就是当地政府的政绩,因为政府有调控任务,在商业上,房价数据一点点的变化就可能影响股市的震荡、楼市的变化。尽管对统计局的难处有“同情之理解”,但从原则上说,国家统计局即使面临这样复杂的环境,也应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超然性,因为很大程度上,国家统计局的公信力代表了中央政府的公信力,其他政府部门还没有那么强的关联性,而国家统计局的功能决定了这一点。
现在就是统计局重塑公信力的机会,无论是制定新的CPI统计方法还是新的房价统计方法,如果国家统计局改变旧方法是为了让统计数据更具有公信力,我们就要鼓励它的这种自我纠正的行为。如果说,过去的行为导致它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公信力,那么,只要加以努力,这种公信力就会随着时间逐步回归,这种改变也不困难,因为民众都看得到,只要统计局接下来的数据统计都客观公正,民众一定会不吝赞美,公信力就能渐渐树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公信力也不是一两次就建成的,统计局应当顶住压力,尽力抵制各种试图扭曲数据的势力,那么重建政府权威乃至成为塑造政府公信力的模板都可以期待。
(责任编辑: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