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上海世博会运营第177天,观众人次一举突破了7000万——意味着观众们的观博意愿极其高涨,也意味着对办博精神的肯定。细化办博精神,就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这种精神正进一步向园外延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明确提出,上海“十二五”规划要融入和发扬办博精神。(《人民日报》)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是上海各方面得到发展的体现,也是上海人民不断奉献的结果,更是上海组织的到位,服务的提高的再现。如今办博精神成为一种世博精神,世博精神更成为一种世博遗产,闪耀在世界东方,更在上海发扬光大,融入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二五”规划之中,融入到上海市民的具体实际工作之中,其也成为上海发展的重要引擎。
首先,世博精神是一种服务的精神,是通过良好的服务体现出来的,更是通过完美无缺的服务达到一种精神境界。正如俞正声所要求的那样,所有世博工作人员都坚持“办一天世博改进一天工作,一直改进到10月31日晚上11点半”,就是说世博园不关闭服务不停止。实际上,以人为本,竭尽全力为参展方和参观者服务,已成世博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于是上海世博会服务中创新,在创新中服务,在服务中提高,通过良好的服务增强世博各种能力,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得到良好的服务,感受服务,体会服务。从路边“集合点”的牌子到中国馆内有贵宾也不“清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每天世博园区各种服务信息每时每刻都通过电台、短信、公交系统播报系统等渠道广为传播。遇到特殊情况,如高温、台风、雷雨,还会及时提示游客“注意事项”。正是周到的服务,良好的服务让办博成为一种精神,成为世博的中国元素。
其次,世博精神是一种发展的精神,是推动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过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也是第一要务,而世博园区内时时处处无不体现着发展,无不在发展,通过发展,让世博理念深入人心,让低碳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让园区从试运行20万人的“狼狈不堪”到103万人的井然有序,如今突破了7000万游客的大关,上海也完全有能力办好世博会。而同时也推动了上海的发展,改变着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世博园区的文明程度不断增强,观众的文明程度也潜移默化地得以提升,哪怕排上八九个小时,都能心平气和、秩序井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在上海得到了证明和实践,上海的各项事业借世博东风不断得到发展。
再之,世博精神是一种人文的精神,是人本思想,人文理念的体现,也是包容、尊重精神的继续发扬光大。人性化服务在世博园区里得到体现,人性化彰显温情,在人流、天气等客观条件同等的情况下,世博园区内观展舒适度却稳步提升。上海世博会坚持了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无论是制度,还是一些服务,都能将人本思想,人文精神体现在其中,同时相互间都能互相包容、互相尊重,而包容和尊重的精神在世博园区内进一步发扬光大。在上海世博园,“海纳百川”是一种精神,也是一个真实的展现。在世博园区,无论穷国富国,无论西方东方,在上海世博园,大家都是平等的朋友,都能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从而让世界各的的物华天宝在世博园区内绽放激情,大放异彩。
世博临近尾声,追求卓越的世博人依然抖擞精神,投入到最后的繁忙工作之中,世博精神也融入到上海的发展之中。世博精神,将如同园区的科技成果一样,成为最珍贵的世博遗产之一,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世博精神成为上海发展的重要引擎,让世博精彩,也让上海精彩,更让世界精彩。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