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先锋”只是一个畸形标本

2010年10月27日 14:04   来源:光明网   叶传龙

  在重庆开县一个偏远山村里,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家的电表5年来总共只走了6.1度。老人 “节约”事迹被一位村官曝光后,有网友将老人称为“节能先锋”。(重庆商报10月25日)

  五年只用六度电,闻之让人心酸。在老人节约的另一面,我们看到了一幅原始落后的生活图景:除了两只五W灯泡,连电视机、电风扇这些基本生活配置都没有,老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根本体验不到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气息,这种“低碳”消费和节约又是一种多么的无奈!

  节约的老人有着一个特殊身份——五保户,在这位五保老人的朴素认知中,自己吃的用的都是公家的。因此,“自己节约,村里也就节约了”。从一个容易满足的老人视角来考虑问题,他是不想给村里和政府增添更多经济上负担。从报道中看出,老人尚有余钱外借,如果自己想要适当“改善”一下生活,还是可能的。如此节约,有很大一部分自找的成份。当下,国家和社会虽然提倡节约,但并不是要求人们拒绝消费,更不是让人回到节衣缩食的“刀耕火种”时代,而是在适度消费的过程中厉行节约。由此看来,这个“节能先锋”不过是一个畸形标本,除了节约“内核”之外,更多的东西并不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

  从这个非典型的“节能先锋”身上,还是反映出偏远农村五保老人的生存状况。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五保老人供养标准有所提高,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五保老人的“老有所养”只在物质层面低标准地运行,精神生活很少被顾及,这无疑让老人“老有所乐”和共享改革成果打了折扣。

  当然,节约是美德,永远不过时。从这位“节能先锋”身上,我们是否能得到启迪,自觉节能减排,养成诸如停车熄火、随手关灯、适当调高空调温度、双面打印办公纸张、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购物自带环保袋等良好习惯?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