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些国家应对老龄化社会延长工人退休年龄的问题,出席《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的王晓初表示,退休年龄问题社会各界都很关注,目前,人保部对退休年龄的问题还在研究,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情况、就业情况进行研究。(9月11日《中国青年报》)
一提老龄化,立马议退休。似乎这一招最管用、最灵验,也最务实、最理性。固然,从原理上说得通,大家都知道劳动的时间越长,由他人或社会负担的时间就越短,成本就越低。最关键的是,外国早就这么干了,如今在国力上能跟他们“平起平坐”了,既然人家能延迟,我们何不试试?殊不知,外国有外国的国情,生吞活剥只会噎着。
中国人不仅不能延迟退休,反而要将退休提前。按照现在的退休年龄,有一技之长的退休者并没有闲着,他们大多找了另一份工作,还在为自己养老和子女攒钱。因此说,浪费人力资源基本是不存在的。而一旦延迟退休年龄,更多的是老年人占着位子,挡住了年轻人的就业之路,而他们会遭遇“五十九现象”而心灰意冷,打不起为“老板”做事的精神来,反而会成为职场上用不上、搬不动的一块“石头”。与其让他们待着发呆,不如让他们退休再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一方面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陶冶心情。
延缓退休并不能使人“慢慢变老”,相反有可能会使社会进入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两种“老龄化”——其一是“绝对的老龄化”,即退休之时就是退而养之和社会负担之日;其二是“先衰的老龄化”,即挤占仅有的就业岗位加快年轻人的“老化”。由此可见,延缓退休不过是长痛变成“更长痛”。从人道主义、尊重人性和体面劳动角度看,延迟退休更是一种竭泽而渔,耗尽了老年人的劳动力,于心何忍,与卸磨杀驴何异?
人口红利结束,养老问题需未雨绸缪,及早应对。开源节流乃当务之急,比研究延迟退休年龄更重要的是增收与“节支”。增强国民收入既是源源不断补充养老金的迂回救援之策,也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必由之路和国富民富的“造血之举”。而与此同时,降低房价、医疗和教育支出,使“个人账户”变得非常充裕而不是入不敷出,不失为养老问题的正解之一。比如国民收入增加了,都有了资产性收入,有了属于自己名下的住房,“卖房养老”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疑似“偷换概念”的延缓退休只会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