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振兴海南资本市场迫在眉睫!

2010年08月23日 13:52   来源:南海网   陈岚桦

  作者:陈岚桦

  去年以来,随着海峡航运、康芝药业的上市,不仅打破了中小板、创业板海南上市公司“零的突破”,沉寂达7年之久的资本市场也再次复苏。(《南国都市报》)不仅省内优质企业积极整合资源、上市热情春潮涌动,新增上市公司后备储备也源源不断加入。海南特区,这个昔日股份制股份制改革的先行者资本市场再次迸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尽管我省资本市场呈现出再度火热景象,企业重新燃情资本市场。但是,笔者认为,我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若要获得长久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培植具有本地特色的、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打破以往原有过多依靠房地产业的盈利模式,是海南重振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的必由之路。过多依赖房地产业的盈利模式将重蹈上世纪90年代上市公司在摘牌边缘挣扎的覆辙。

  众所周知,我省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岛内市场狭窄,人均收入低,缺乏全国性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尽管上世纪90年代初期借特区独特的体制机制,一下子涌现出超过百家的股份有限公司。并在1992年就出现了琼珠江、琼港澳、琼能源、琼化纤四家上市公司,确立了深交所的“海南板块”。但随着房地产的周期性退潮、泡沫经济破灭而业绩逐步走低。缺乏优势产业导致盈利难以持久。由于主板市场连续亏损三年必须退市的规则,相当部分上市公司在退市边缘苦苦挣扎。被戴上ST帽子的比比皆是,保牌不成功退市的也不乏其中。即便是“保级成功”的企业也多数被重组或被作为“壳资源”来“借壳上市”,不仅主营业务改变,原来风光一时的东家也黯然退出。年景较坏的2002年,四成亏损面、9家公司亏损额达8亿多元!

  造成上述尴尬现象原因,笔者认为,除了当时的宏观调控大环境影响的岛内经济低迷不振,一些上市公司不规范经营,本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过多依赖房地产、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主营业务是重要原因。历数海南的上市公司,坚持主营业务做大做强的,类似海航、椰岛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因此,培育本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核心产业不容忽视。

  上市公司不仅代表着区域经济的最优秀的企业,也是本地的一张名片。我们可以找到优秀上市公司活跃地方当地经济,取得增色地方形象截然相反的例子。例如,荒凉贫困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早在90年代就拥有了伊泰煤炭、鄂绒、天然碱、亿利能源四家上市公司。利用当地的煤炭、纯碱、羊绒资源,十几年坚持主营业务,不仅主营业务年年稳定增长,也成为当地经济不可多得的“名片”之一,也为该地区煤化工产业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理,海南本土的上市公司也代表着国际旅游岛的形象。今后培育海南本土上市公司,不仅要坚决摆脱易受周期性限制的房地产的“路径依赖”,而且要大力结合资源禀赋的产业。打出海南上市公司的一道亮丽的“名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