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公民抢救落水者之后,要求被救者登报表扬,结果却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反对者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道德勒索;而赞成者认为,这是在弘扬正气。
笔者认为,这位老人一举两得——一方面舍己救人,见义勇为;另一方面宣扬崇高,激励后人。躲避崇高,或许是某些人追求心灵平静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但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允许人们躲避崇高,但也应该允许人们宣扬崇高。
舍己救人,正大光明,其中既没有精心地算计,也没有现实的功利。他要求被救者的子女在报纸上刊登他的事迹,客观上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这样的行动诏告天下,这个社会本来可以因为互助变得更美丽。
做好事不留名固然体现了中华的传统美德,但是,在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社会,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报纸上,未尝不能起到表率和牵引作用。
部分新闻评论者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分析其中的利弊。其实,越是进行复杂的利益算计,事实上越反衬出社会美德之缺席。
当然,他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新闻媒体能否满足他的要求,或者受害者家属的请求,还是一个问题,一个值得社会普遍思考的问题。
按照西方新闻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只有当新闻事件出乎人们意料的时候,才具有“新闻”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可敬的老人实际上是在无意识中,借用了新闻传播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通过自己独特的请求,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向社会传递了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重要议题。
这个新闻事件几乎变成了一场道德表演。所有的新闻媒体把焦点对准见义勇为者的特殊“诉求”。其实,正是由于新闻媒体“主动地忽视”,才使得这位公民产生了失落感。不妨如此来看:他不是在请求新闻媒体报道他的事迹,而是试图用自己的行为,引起社会的关注。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