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因这样一些事情,教育公平这个公众敏感的话题再次被激活:广州城区幼儿园的收费普遍上涨,涨幅普遍在30%左右,更有甚者达到了80%;广东省教育厅一位副厅长说:“我们的规划是准备把义务教育往前提3年,让儿童3岁上学;往后推3年,2011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浙江高考体育加分再现乱局,足球比赛加分成为又一焦点。而就在此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应该说,中国教育在扫除文盲、缩小教育性别差距、资助贫困生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中国教育不公也备受诟病,不刮骨疗伤不足以重建信心。
确实,教育公平是“最伟大的公平”,教育不公不仅让教育丧失社会阶层流动的调节器功能,还将严重损伤政府的公信力、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各界对教育公平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但推进教育公平如此之难,一方面因实现教育公平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非一日之功;另一方面是既得利益者已经成为教育公平推进的重重阻力。如果我们进入实例分析会发现,学生的家庭背景(权力或金钱的多寡)已经强烈地影响到了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靠权力、金钱择校、加分的比例明显偏高,贫困或平民子弟越来越被(优质)教育边缘化。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有背景”的从不公平中获得好处,就等于剥夺了“有背影”的机会,在一加一减之中,埋下了学生将来在就业、生活等方面一连串的不公。当这种不公平不断被固化,必将制造新的等级,造成强者通吃,强者恒强的格局。如此,教育不再是有教无类,而是一次特殊消费,是“拼爹游戏”,这是违背教育的基本理念的。
人无法改变出生,却应该能够改变未来,教育是一个人撬动未来的重要杠杆,应该让人相信并使用这个杠杆,让人们相信通过个人的智力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依靠“拼爹”,社会的公平正义才得以信仰。
实现这一目标,有赖教育体制改革,但长期以来,我们所谓的教改,更像是一次次“内部人改革”。近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地级市的教育改制,结果教育局长自任董事长,将公共教育资源公司化,完成合法高收费的“手续”。于是,教育市场看似更开放了,其实是向权力和金钱敞开,造就了新的不公。
造成如此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教育改革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和利益博弈机制,改革变成一些既得利益者的闭门造车。要想打破现有格局,必须建立公共政策决策机制,让公众参与到改革的决策中来,通过多元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来遏止通吃行为,使教育公平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在这方面,我们有进步,但还不够。今年6月2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这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教育蓝图,首次向社会各阶层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教育公平人人享有的理念,但如何将美好的蓝图和理念变成现实,需要在落实纲要的具体改革过程中,建立公众参与决策的机制,通过利益相关方的博弈,让改革不被既得利益者左右,则民之大幸,国之大幸。
(作者系媒体从业者)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