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那就是政府的良知。如果公职人员一边吃着自己的蛋糕,同时把别人的蛋糕也抢来吃,很难想象,这将如何拉大贫富差距,制造社会裂痕。
在就业压力增大、无数人争考公务员的今天,浙江义乌市却出现部分公务员把户口迁入农村当农民的怪事。
说怪也不怪。一纸农民名分,关系着巨额钱途——一边在机关获得相应收入与待遇,一边在农村获得征地补偿、参与村集体分红、享受旧村改造政策。公务员“争当农民”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动。
不过这么好的事儿,为什么只驱动了部分公务员?利益受损的农民为何没脾气?很简单,因为潜规则:公务员手中掌握着权力资源,所以有办法操作;一些村干部看中了这些权力资源,所以欢迎公务员户口下乡。
一位村民质疑:“公务员每月有工资,生活有保障,有的享受了集资建房,凭什么逢年过节还要到村里来分钱?”这样的问题实在是有悖某些人的逻辑。前几天,陕西铜川不也曾出台“普通市民110元、公务人员60元”的月票“双轨制”么?
所谓“先天下之优而优”,这些年,从有些地方限价房、经适房公务员优先购买,到一些风景名胜区公务员免票游览。正如有论者所言,在几乎无所不能的权力发酵下,权力拥有者有着出乎常人所料的本事与胃口:看似办不了的事,人家办成了;看似吃不下的,人家吃得可带劲儿。
如今,一些权力拥有者不断地纵横捭阖,蚕食着公共资源,并且越来越生冷不忌。这样的权力自肥,到底需要突破怎样的道德底线、摒弃什么样的做人良知!
温家宝总理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那就是政府的良知。
如果公职人员一边吃着自己的蛋糕,同时把别人的蛋糕也抢来吃,很难想象,这将如何拉大贫富差距,制造社会裂痕。
就义乌“农民公务员”而言,据说已有200多人被市纪检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要求从农村迁出户口、办理农转非、退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然而,如何防止这些人将来继续上山下乡?权力的监督、制度的完善、耻感文化的重建,这些固然都重要,但并不是全部。
俗话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许多时候,个案的正义往往关系到人们对制度的信心。对义乌公务员争当农民,有关部门除了让其“回到城市”外,是否还有别的惩戒措施?如果仅仅是就此打住,那么可以肯定,类似的“农民公务员”还会层出不穷。换言之,面对“权力通吃”者,如果在具体案例上不能给予严厉处理,使其再不敢生出多吃多占之心,那么不仅会助长投机心理,也会损害政府公信力,甚至让一些“权力通吃”者,实现从“红着脸”到“绷着脸”再到“笑着脸”的转变,神情更加自得,吃相更加难看。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