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冲撞、践踏草地、随地吸烟、乱扔垃圾、露天睡觉、拥挤抢票、疯狂“追星”、投机取巧、恶语相向、不听劝告、不服指挥……没错,这些令人心痛的不文明景象,确曾在世博园区内发生过。尽管在某些人的传播中稍有放大之嫌,但国民素质的提升业已具有现实紧迫性。
众所周知,世博会是世界文明的盛会。从一开始,它就确立了有别于其他博览会的文化品格。世博会通过尖端科技的展示、不同国度人们的交流,汇集和催生出思想火花、创意灵感,不断引领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中国来讲,2010年举办世博会,除了要向世界交流和学习科技产品、工艺创新外,还在于开阔国民视野。透过世博会这一扇窗户,审视发展路径的差异和国民素质的差距,进而激发国人自强自立和自我完善。
不过,令人略略有些遗憾的是,一个月来,在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既有掌声与赞誉,也暴露了一些瑕疵和不足。特别是鲁迅先生笔下所批判的“国民劣根性”——懒惰而又巧滑,仍在深深影响着游客行为及人们的观感。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个别人自私自利心太重、过分追求自我享受和便利、公共道德感不强。在这些游客心里,压根就没意识到“你在看世博,世界也在看你”,没有体会到世博会的成功与否、民族的尊严、国家形象以及国力的强盛,维系于每一个公民的言谈举止中。
这也就是为什么半个多世纪前鲁迅先生就在大声疾呼改造国民性。确实,道德不是万能的,但强国首先需从提高国民道德素质做起。就此而言,有一种国力叫国民素质,有一种责任叫国民责任。经历了30年的经济大发展,下一个30年,站起来了的中国人确实更要注重于此——站得直、站得稳、站得有尊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称得上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为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自觉肩负起塑造国家形象的重任。首先,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努力提升“公共空间意识”,尽量破除个人陋习,别让诸如“大声喧哗”、“不喜欢排队”、“随地吐痰”等被外人视为中国符号或元素加以识别,而应争做体面的世博参观者和“文明示范者”。其次,要超越地域、文化差异,秉持体谅、耐心、互助的时代精神和多元和谐、海纳百川的包容开放心态,友好平等地对待他人。
总之,占便宜、图方便,绝不是大国国民之所为。上海世博会作为国民教育的新起点和新动力,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难得“考场”。不过,需要谨记的是,切不可把国民素质的提升寄托在一次展览、一场活动或一轮运动之上。实际上,提升国民素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给予的长时间呵护与滋养。经济在发展,文化要繁荣,我们每一个人更应内省。世博园区发生种种美中不足现象,如若能唤起国人对于国民素质问题的重视,就令人欣慰和期待!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