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才发展的现状如何?问题在哪里?出路在何方?
胡锦涛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
无论是这次会议的精神,还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呼唤,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求贤若渴”的地步,成为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和鲜明国家意识。这一迫切呼唤,也让人再次想起震击国人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不管是呼唤还是疑问,都蕴含了对创新人才、杰出人才的渴望、期待,也启发我们从人才发展的视角来重新面对“钱学森之问”。事实上,像钱学森那样的杰出人才,有一个培养、成长的历程,更有一个使用、施展的过程。一个完整的钱学森,不仅在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受到良好教育,更是在“两弹一星”等重大创新活动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这说明,人才的成长与成就,离不开校园的滋养培育,更离不开校园之外的广阔实践和人生。
所以,“钱学森之问”,不仅是教育需要回答的,也是科技、人才、文化等一切需要人才的领域要作出回答的共同“人问”。“钱学森之问”,问的也不仅是教育发展问题,而是对人才成长规律、人才发展现实、人才未来图景的高远“天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要长得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离不开肥沃的土壤、科学的养护。人才的成长发展,同样需要沃壤与呵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人才的不断涌现,要求人才工作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比如,在观念上,要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不拘一格,广纳群贤;在机制上,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的一整套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在环境上,落实人才培养使用重大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用事业聚才育才,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总之,全社会都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善于在工作上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方法,对中国人才发展的现状、问题、规律、方向等作出了清醒客观的研判、求真务实的决策、高瞻远瞩的谋划,归根到底,就是要让中华民族多出人才,多出成果;要让中国用好人才,用活人才。面向未来,我们既要按照会议精神和部署,全力抓好落实,做好人才发展的正面建设工作,也要以这些思路和方法为指导,大力破解教育领域“行政化”、科技领域的“研而优则仕”等违背人才成长规律、不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弊端,继续深入思考人才发展的规律性、前瞻性和现实性问题,为各类人才发展排除观念、体制机制和利益上种种障碍。
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总体目标已经明确: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从现在到2020年,只有短短十年时间,机遇很大,挑战不小,任务紧迫,时不我待。我们要以百年树木的长远谋划,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以脚踏实地的实干业绩,奋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让伟大实践作证,让天下英才作证,让创新成果作证,一个新生的人才强国必将崛起于世界东方!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