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传统”需要文化界形成共识。不然,总是那些伪传统,将历史的某些表象往舞台上一搬,久而久之,会给人一种误解
在美国访问,一个美国小学生看完中国歌舞团的表演后这样问我:中国人现在还穿长袍马褂吗?还留长辫子吗?
我当时很奇怪,就反问小朋友:你了解中国吗?他回答说,不知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出去的文化活动数不胜数,但究竟要留下什么样的“中国印象”,则需要反省。有一种“走出去”纯属自娱自乐,在华人社区演几场,再旅游几天,回国请媒体一渲染,说是大获好评;还有一种是“伪传统”,表面上看近似历史,好像文化,其实只是从中国人过去的形象中,挑一些可以带来猎奇效应的场面,与中国真正的优秀传统背道而驰。
真正的传统是文化精神,经数千年而不败,始终支撑中国人的生命。某一时段的一些服饰或打扮,不过是生活之河的几朵浪花,当作历史瞬间的表皮还可以,当作民族传统则大错特错了。如果这种表皮再经当代人装饰,就更不知是何物了。
伪传统不但不是传统,还是对当代文化的一种欺瞒,误导国内观众不说,还误导世界,让国外观众以为这就是中国的文化!我们说要让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一方面是优秀的历史文化,一方面是优秀的当代文化,当代优秀文化必然是真传统的传承者,夹杂着伪传统的当代文化,不可能优秀。
优秀的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必须让世界感受到五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而当代中国只有贯穿着优秀的传统,才具备文化的独到魅力。但“传统”需要文化界形成共识,不然,总是那些伪传统,将历史的某些表象往舞台上一搬,久而久之,会给人一种欣赏误解,觉得今日中国还是舞台表演上的场景,这样的认知,如何理解日益多元化和现代化的中国?
当然,“真传统”并不妨碍新创意,尤其是当代文化要走向世界,创意更是关键。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并“不差钱”,差的就是把握了传统文化精髓的创意,包括艺术的创意和对市场的正确认知。有了这两条以后,再加上与国际业内人士的合作,就能如虎添翼,走遍全球。
(本报记者陈原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