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100多名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一事,有时评称是赴“西天取经”开国际玩笑(5月19日浙江在线)。
假若把高校领导海外培训视作“西天取经”有何不好?人们知道,唐朝玄奘历经千辛万苦的西天取经为唐朝的繁荣和中华佛教文化都作出了流芳百世的贡献与影响。当然,要求只在海外培训24天的高校领导能把先进国家的教育经验完全学到手,并在中国光大发扬恐是勉为其难。但是,却不能一笔抹煞高校领导海外培训的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媒体对中国教育评弹甚多,其中之一是,中国缺乏世界一流的大学。对世界一流大学,前北大校长许智宏认为有三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国际知名的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按此标准,中国至今没有世界一流大学,连杨振宁教授也认为,中国的大学至今未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当然,教育的目的并不完全在于追求世界一流的大学。但是,泱泱大国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大学,至今未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确实令人遗憾催人反思。不能说,教育部门组织的100多名高校领导的举动能立马打造中国世界一流大学,但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挺进的意向也很明显。
追求世界一流大学不是靠空想,也不是靠蛮劲,更不能靠关闭自封,需要建立激励教师潜心教育,激励学生奋发争先的教育机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同时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今年5月4日,温总理与北大学生座谈时谈到,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又说,大学改革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大学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家办教育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大学还应该逐步改变行政化,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见新华网2010年5月4日电)。为改变中国大学领导知识方面不足的状态,也为着吸取世界成功大学的办学经验,组织学校领导境外培训已无可厚非。当然,不论是打造良好的教育机制也好还是建立活跃的学术机制也好,都需要人来实施。而关键是大学校长们。一个有作为的校长,必定在教育机制上勇于开拓创新,必定在自身作风方面、治学方面成为师生楷模。因此,培养世界一流大学关键是培训大学校长,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部组织100多名大学领导出外培训就抓到实处。这样的培训绝对是必要的。尽管高校领导24天的“西天取经”时间有限,但至少可以让高校领导知道,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哪里,努力的重点在哪里?先有感性认识,才可能不断地探索发展。
当然,对高校领导的“西天取经”的质疑声音,也不是空穴来风。媒体担心像某些地方官一样,打着出外考察的招牌游山玩水,而在此问题上,近年某些学校已有不少教训。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出国培训的组织单位就需要十分谨慎。但是,提出谨慎并不等于对高校领导出国都一律封杀,那样的话,无疑等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时下,世界发展变化在加速,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新经验新知识层出不穷,需要中国教育界及时掌握,及时引进。因此,适当定期组织高校领导出国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不必对此有诸多担忧与指责。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