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程序补丁纠偏不了教育公平

2010年05月18日 11:21   来源:中国网   邓海建
    依照教育部下发的《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纳入教改“先行先试”范畴。昨天,教育部下发通知,希望各地申报改革试点,并提出方案。(5月17日《北京日报》)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历来是教育公平领域的一道暗伤。教育部试点改革的初衷值得肯定,希图以制度安排的方式,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利纳入地方责任范畴,以均衡化的权利诉求弥合历史的伤口。此前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曾提出,要制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随后解释说,“升学考试”主要就是指高考。

    理论上说,这是个充满善意的好主意。人在哪儿,学就上在哪儿,考试就落实在哪儿,但问题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关涉高考制度、户籍制度,以及依附于其间的公共福利,加上各地上大学的机会差异天壤之别,真有地方愿意、胆敢“先行先试”?此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先生表示,这一办法会选择二线城市先试点,因为二线城市随迁子女流入规模较少。但如果试点城市本身就鲜有流动人口,则这样的试验又能有多大的意义?

    这样的担心,绝非纯属多余。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多年前以人才名义被北京市授予绿卡“居住证”者,多年后其子女却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甚至由此造成有的绿卡子女以自杀相抗争。有绿卡者的高考权尚且兑现得如此悲怆不堪,一般流动人口子女真能在高考等教育问题上与户籍人口“平权”?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非常稀缺的前提下,各地“优待自家人”的名额配置规则已成公开的秘密,一旦“就地高考”了,户籍人口被消弭的福利优越感不会义愤填膺?为了争取上个好学校的家庭,会不会在政策引导下自愿成为当地的“流动人口”?

    不难想见,设若流动人口子女真的“就地高考”,大中城市难免会成为教育领域的福利洼地,户籍制度之上的沉疴积弊必将异化出新的社会问题——最后的结果无非有二:一是制度成本过大,善政被实践无情否决;二是制度漏洞昭然,真正的流动人口子女还是挤不进公平教育的行列。

    前有“户籍、学籍双认定”政策,后有改得天花乱坠的高考考试政策,尤其是多省实行课改后,自主命题、考纲各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考试都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他们既不能融入当地城市参与公平竞争,又难以回归原籍,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趋于边缘化和被排斥化。按理说,“平权”是最合理的解颐之计。但如果户籍制度、高考制度本身就千疮百孔,那么,再好的程序补丁也只会在实践中制造出新的断裂。

    失衡的程序补丁纠偏不了教育公平。真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仅仅依靠“融入”是不够的,还得在户籍制度、高考制度上作出相应改革,将扭曲的权利与福利全民均衡化,将“市民”身份上的教育特权公平剥离——惟其如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才会求得正解,一切的程序补丁才不至于沦入动辄得咎的境地。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