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作出重要部署。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划定“路线图”。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平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现代物流提档升级,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已由201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4%。另有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13.4万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4.1%,较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该比率创历史新低。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制造业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比重接近90%。《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这一目标的实现,意味着相比2023年,未来每年可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1万亿元以上,将有力增强制造业发展动能,促进转型升级。同时,全社会物流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也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不仅体现在更便捷、多样化的物流服务上,也有望反映在众多消费品的价格上。
改革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根本出路。《行动方案》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第一任务加以推进,明确了推进铁路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公路货运市场治理和改革、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3项重点任务。一系列部署着眼解决物流发展中存在的深层问题,有助于破除物流不同行业领域之间、物流与经济产业供需之间、跨区域一体化整合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夯实发展基础、形成发展新动力。